冰島:淪為對沖基金的國家
????冰島曾經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這個寒冷荒涼的地方從前主要靠漁業(yè)收入過活,偶爾有分一些充滿冒險精神的游客來享受天然溫泉,,或者在類似於月球表面的熔巖荒原上探險,。大衛(wèi)·奧德松(Davd Oddsson)幾乎一手改變了這一狀況。現(xiàn)年 60 歲的奧德松當過演員,,制作過廣播喜劇節(jié)目,他在 30 歲出頭的時候被選為雷克雅未克市市長,,之后成為冰島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1991 至 2004 年),。奧德松留一頭濃密的波浪卷發(fā),詼諧幽默,,但又非常情緒化,,是個直言不諱的自由市場主義者,喜歡引用密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話,,并且以英國的撒切爾夫人為自己的楷模,。 ????正是奧德松策劃了冰島自加入北約以來的最大行動:1994 年,冰島加入了一個名為“歐洲經濟區(qū)”(European Economic Area)的自由貿易區(qū),。隨后,,奧德松實施了包括減稅、大規(guī)模私有化和大舉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在內的全方位經濟轉型計劃,。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開始,,他放松了對國有銀行業(yè)的管制,2001 年改變了貨幣政策,,允許克朗自由浮動,,而不是同包括美元在內的一攬子貨幣掛。2004 年他卸任總理之后,,做了一段時間的外交部長,,2005 年成為冰島央行行長。 ????奧德松的政策似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一段時期內是如此,。從 1995 年到 2005 年的 10 年間,,經濟年均增長率創(chuàng)記錄地達到了 5% 以上,遠遠高於大多數(shù)歐洲貿易伙伴,就人均而言,,冰島出人意料地成為世界上排名第五的最富裕國家,。它的漁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地熱能源行業(yè)也得到了發(fā)展,。但是,,冰島繁榮的首要動力還是來自金融業(yè),其中最主要的是杠桿金融,。這個國家演變?yōu)橐粋€巨大的對沖基金,,而且一度消費拘謹、克制的冰島家庭累積的債務達到了可支配收入的 220% 以上,,這個比例大約是美國消費者的兩倍,。 ????冰島人可以感謝奧德松及其他決策者,因為正是他們把冰島變成了比美國更能肆意揮霍的國家,。監(jiān)管當局放松了抵押貸款的管理規(guī)定,,允許貸款額度從房產價值的 60% 提高到 90%。在央行行為的縱容下,,無論是企業(yè)還是消費者都難以抵御外匯借貸的誘惑,。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央行一再調高利率,,自由浮動的克朗則因此在國際市場上不知不覺地升值,。結果,冰島人購買進口貨物相對便宜,,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消費的快速增長,。鑒於可以選擇以兩位數(shù)的利率借貸克朗,或是以低得多的利率借貸外匯,,因此許多冰島人選擇了后者,。“當你買車的時候,,會有人問你:‘你想怎樣融資,?一半日元,一半歐元,?’”冰島大學經濟系主任岡納爾·哈拉爾德松(Gunnar Haraldsson)回憶道,。 ????當局也沒有過多阻止沖動的冰島企業(yè)家,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控制了銀行,,并且以之構建起全球商業(yè)帝國?,F(xiàn)年 41 歲的比約爾高爾弗·索爾·比約爾高爾弗松(Bjrglfur Thor Bjrglfsson)靠一家俄羅斯釀酒廠發(fā)了家,以他為首的一批人成功收購了冰島國民銀行 45% 的股份,,這家銀行曾是冰島的國家銀行,。留一頭長發(fā)、40 歲的食品大王約恩·奧斯吉爾·約翰內松(Jn sgeir Jhannesson)一舉控制了格利特尼爾銀行 32% 的股份。從加工鱈魚籽起家的兩兄弟以反向收購的方式獲得了克伊普辛銀行,。他們肆意炫耀財富的做法(約翰內松有一艘名為“維京”的豪華游艇)公然違背了冰島平等主義的傳統(tǒng),,一位富豪在 2007 年 1 月慶祝自己 50 歲生日的晚會上請來了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英國流行樂明星——譯注),。不過,,真正讓人驚訝的舉動還是企業(yè)家們創(chuàng)建巨額貸款投資基金的方式,這些基金利用銀行和其他股權編織成的錯綜復雜的網(wǎng)絡作擔保,。 ????銀行迅速開展海外擴張,。最終,大約 60% 的貸款來自冰島以外,,投資基金也效仿這一做法,,大舉收購了從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到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在內的許多公司的股份,它們還買下了一大批英國服裝公司的股份,。政府和央行都沒有采取措施約束冰島的寡頭,;事實上,政府還積極鼓勵銀行擴大放貸,,逐步擴大融資規(guī)模,,并且承擔更大的風險。央行降低了最低儲備要求——即銀行按規(guī)定存儲在央行的資產比例——從而釋放出更多資本,。對於銀行不斷膨脹的資產負債表給國家?guī)淼哪箫L險,央行似乎視而不見,。 ????包括 IMF,、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在內的一些國際機構對冰島貨幣政策的副作用提出了警告。由於對沖基金和其他金融市場玩家借入日元等低回報的貨幣,,然后再投資於冰島克朗等高回報的貨幣,,因此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毫無效果,而且還把這個國家變?yōu)椤疤紫⒔灰住惫镜亩ㄆ诖婵?。以美元來計算,,冰島的股價在國外需求的推動下,從 2003 年到 2007 年增加了 8 倍,。投資往往都是短期行為,,而且充滿投機因素,但冰島卻鼓勵這樣的投資,。為了更好地滿足這種國際需求,,2005 年冰島政府開始發(fā)行以克朗計價的“冰川債券”。 ????這是個危險的游戲,,而且它很快就惹出了麻煩,。2006 年 4 月,評級機構惠譽(Fitch)以擔憂銀行為由,突然調低了對冰島的預期,。投資者頓時感到驚慌失措,。僅過了幾天,冰島克朗和股市就雙雙下挫了 25%,。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令人討厭的投機性保險,。如今,冰島銀行的信貸違約掉期的價格大幅飆升,。這個事件促使一些國際專家提出了嚴厲的警告,,其中包括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艾力伯(Robert Aliber)。2008 年 5 月,,他在雷克雅未克發(fā)表演講,,呼吁銀行把冰島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從它們不穩(wěn)定的投資銀行活動中剝離出去。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