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窘境的歐斯普瑞
????在這樣的市況下,,專業(yè)的交易才能可以決定一個企業(yè)的生死存亡,。然而,自 2006 年主基金在銅和石油交易中遭受重大損失以來,,歐斯普瑞旗下的交易員數量就一直不足,。那些損失發(fā)生之后,許多投資者都贖回了投資,,歐斯普瑞交易員的獎金數額隨之大幅削減,。盡管 2007 年歐斯普瑞業(yè)績很好,但還是流失了不少人才,,如最優(yōu)秀的油氣交易員斯蒂夫·佩里(Steve Perry)及其頂級的股票策略師賈森·卡佩羅(Jason Capello),。一位市場觀察人士評論說:“(如今)他們沒有一位有影響力的交易員了,。”如果歐斯普瑞有更好的交易員,,說不定 2008 年夏天年它能夠更快地擺脫困境,。從 8 月份第一周到主基金關閉這段期間內,其價值又縮水了 18% 左右,,跌至 38.6% 的全年低點,。 ????雪上加霜的是,安德森的總體投資理念也開始出現(xiàn)問題,。公司遭受的損失大部分來自與大宗商品有關的股票─7 月份時占全部損失的 80%,,8 月份時占 65%。多年來,,歐斯普瑞一直持有并希望繼續(xù)持有許多這類股票,。但是,其他深陷困境的對沖基金都在拋售持股,,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能源和采礦部門股價急挫,,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歐斯普瑞持有的一些公司的股票,,如天然氣電力公司 Calpine 和煤炭開采企業(yè) Arch Coal 的股票均告暴跌,。任何盡職調查都不可能讓歐斯普瑞做好應對這種情況的準備,因為它所投資的這些公司畢竟本身并未發(fā)生突變,。它們的經理人和營業(yè)收入額都依然如故,。在資源型的企業(yè),這些通常都早已在合同中作出了約定,。但是,,恐慌情緒成了決定性的因素。 ????歐斯普瑞拒絕披露 2008 年夏天股票在其主基金資產中所占的比例,,即使是對其投資者也是如此,。不過,據接受《財富》雜志采訪的幾位投資者估計,,股票占比在 60% 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流動性很強的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如美國鋁業(yè)公司(Alcoa)和美國國際紙業(yè)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但是,,大宗商品投資的一個小秘密是,對于不同尋常的金屬,,如鈦和鎂,,是無法根據上市交易的期貨來預測其價格的,因為期貨是用來交易高度標準化產品的工具,,如黃金,、白銀和銅,。從非普通金屬價格上漲中獲利的一般途徑,是投資直接開采這些金屬的小規(guī)模公司,。 ????因而,,歐斯普瑞大規(guī)模買入了一些在海外交易所特別是澳大利亞交易所上市的小規(guī)模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流動性較差,。歐斯普瑞投資的公司包括一家開采金紅石(提煉鈦的重要原料)的企業(yè)愛綠卡資源有限公司(Iluka Resources),,以及一家生產用于汽車和計算機的鎂合金的企業(yè) Quay 鎂業(yè)公司(Quay Magnesium)。這些投資給歐斯普瑞帶來了麻煩,。當其他投資者看到它出售這些股份時,這些澳大利亞公司的股票交易變得難以為繼,。一位歐斯普瑞大宗商品分析師說,,歐斯普瑞打算撤出時,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按市價全價賣出持股,。換句話說,,長期投資變成了短期痛苦。魯斯·牛頓(Rus Newton)解釋說,,“如果你每天都要跟蹤市價,,而且你的投資者都進行短線操作,那么你就將面臨一種風險:借用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名言來說,,‘基本面保持非理性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你能夠保持清償能力的時間’,。”牛頓管理英國對沖基金 Global Advisors,,它是歐斯普瑞的一個投資者,。 ????在公開披露的一個例子中,歐斯普瑞把其持有的 13% 的 Mineral Deposits 公司的股權轉讓給了 Red Back 礦業(yè)公司(Red Back Mining),。前者是一家從礦砂中提煉金屬的公司,,后者是一家在非洲擁有礦場的加拿大公司。但是,,據 Red Back 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披露,,歐斯普瑞在這筆交易中得到的價格只有這些股票 2008 年 7 月份時最高報價的一半左右?!按蠹叶伎吹贸鰜?,歐斯普瑞正在大量買入礦砂公司的股票?!睂W⒂诓傻V部門的英國投資公司 Actis 的交易員彼特·魯克斯頓(Peter Ruxton)說,。“隨市場認識到這一點,,歐斯普瑞試圖減倉時,,開始面臨巨大的風險,。” ????安德森及歐斯普瑞董事會決定關閉其主基金的根本原因,,是 1999 年歐斯普瑞首次募集資金時做出的一項承諾,。當時安德森許諾說,如果基金一年內縮水超過 30%,,投資者有權撤出資金,。于是,歐斯普瑞沒有選擇被動地等待投資者圍攻公司這一時刻的到來,,而是主動決定關閉基金,,并許諾立即退還投資者 40% 的投資款,年底前退還另外 40%,,其余部分在可能時償還,。此舉旨在保護基金免受恐慌情緒的破壞,避免被迫在已經下滑并且仍在下滑的市況中拋售重要資產,。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