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會籌辦看“經濟”語言的使用
????特約作者:袁舟 ????1988 年漢城奧運會是奧運史上最為成功的奧運會之一,,對韓國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這個國家進入了歷史的新時代。漢城奧運會組委會主席樸世直在他的著作《我策劃了漢城奧運會》中,,詳細描述了他個人的管理方法和經驗,。 ????樸世直曾獲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從這本為許多其他奧運籌辦者提供了借鑒和啟發(fā)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樸博士在領導這樣一個浩大,、有關國家聲譽的工程時,往往能用英文縮略語這種“經濟”的語言表現形式,,把自己的決策和計劃濃縮出來,,供員工牢記執(zhí)行。下面舉幾個例子: ????關于漢城奧運會組委會的工作方針,,樸博士用“EQUIPT”總結,。E 是 Expertise,即精通業(yè)務,;Q 是 Quest,,即集思廣益;U 是 Unity,,即團結,;IP 是 Integrit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ans 的省略,即公正力行,;T 則是 Time,,指時間管理。 ????漢城奧運會的五大目標,,即“5 個最”,,則被他用英文縮略為 PHASE,即最廣的參與(Participation),、最大的和諧(Harmony),、最佳的成果(Achievement)、最佳的安全和服務(Security and service)和最大的經濟效益(Economy)。 ????為了使奧運會具有自己的特色,,樸博士又提出了五大主題 CLUE,,代表了文化(Culture)和對殘疾人的愛(Compassion)、為發(fā)展中國家起到模范作用(Legacy),、東西方和解(Unity)和新時代(Era),。 ????為了讓員工知道該如何確保奧運會圓滿成功,樸博士又設計了一個數學模型:漢城奧運的成功 =(ACTS)5x(P+F)2S N,。其中的字母代表了奧運會工作必不可少的 20 種用英文單詞代表的因素,。其中,5A= 機場迎接(Airport),,登記手續(xù)(Accreditation),,住宿(Accommodation),藝術活動(Art),,財會(Accounting),,而 N 則是恐怖活動。至于其他的字母代表了什么,,這個方程式又是怎樣來的,,不在這里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該書的中譯本,。 ????有一種管理學觀點認為,,管理者領導能力的要素是分層次的。地位較低,,則技術和管人的能力比較重要,。地位居中,則要求管理者具備技術,、管人和概念化思考的能力,。到了高層,概念化和管人的能力最為重要,。而具備較強的理念和思想水平的領導人,,通常也有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把復雜的現象簡單明了地總結出來,。 ????運用這種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樸博士在表達他有關奧運的方針、目標和特色的思想精髓的時候,,能利用一些英文縮略語把他的理念化繁為簡,,簡捷明快地向人們傳達。他的思想和語言表達水平令人驚奇,。 ????由于英文縮略語和簡稱的語言“經濟”特點,,在奧運會的其他日常運作中也有大量應用,。雖然奧運會歷時只有幾個星期,,2000 年悉尼奧組委仍然在以前奧運會基礎上開發(fā)了一個有關奧運籌辦工作的5萬條術語系統(tǒng),,其中收有關于場館、各國奧委會,、體育項目和所有其他奧運事項的英文縮略語和解釋,。如 STA 代表 stadium(奧運場館)、WKF 代表 workforce(員工),、VOL 代表 volunteer(志愿者),,等等。 ????不過,,我們在借鑒的時候,,也要注意使用英文簡稱和縮略語等“經濟”語言的局限性。一般來說,,英文縮略語雖然有助于記憶,,但對于加深理解則于事無補?;蛘哒f,,如果不是“約定俗成”,則受眾往往會不知所云,。如我們常說 4S 店,,但有多少人知道 4S 代表的是整車銷售(Sales)、零配件(Spare parts),、售后服務(Service)和顧客調查(Survey)呢? 相比之下,,一些中文的簡稱和縮略語更能體現“約定俗成,表意明確”的原則,,如“北京奧組委”就比英文縮語 BOCOG 來得直接,、容易理解。 ????而且,,表意比較明確的英文縮略語也很難拼湊起來,。代表漢城奧運會方針的 EQUIPT 這個詞,英文中本來并沒有,,如不是“約定俗成”,,則沒有任何意義。PHASE(階段)和 CLUE(提示)的原來詞義也不能幫助人們了解漢城奧運會的目標和特色,。如果不經常使用或是深刻理解,,英文簡稱和縮略語常常會被人忘記,這對英文不是很好的非母語使用者來說尤其如此,。又如,,雖然中國國內報紙新聞里常常使用“IT”,、“WTO”和“CEO”等英文縮略語,但在電視或廣播新聞里,,則為了照顧受眾需要而在使用英文簡稱和略語時較為節(jié)制,。 ????樸博士在書中回憶說,從 1987 年初,,他就向漢城奧組委的干部和群眾宣講了他的漢城奧運會成功方程式,。他不僅用它作為檢查自己的籌備工作進程的一個參考,而且也向外國朋友們介紹,,“結果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引用了社會科學公式的方程式,,非常有意思?!?/p> ????可以想象,,為了漢城奧運會的成功,當初許多當地建設者一定花了不少精力學習并且深刻理會這樣一個科學公式,。 ????作者曾獲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博士學位和美國布法羅大學 MBA,,從事奧運經濟與社會的研究工作。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