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春秋

張少威,,財富中文網(wǎng)專欄作家,,香港資深傳媒人。
——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的電視辯論
電視辯論已經(jīng)從闡述政策的“巔峰對決”變成了帶有娛樂性的“選美PK”,,觀眾最想看兩人的的儀表,、舉止、反應,,簡單一句話,,看誰更會表演。 2012-10-12
從米歇爾·奧巴馬,、馬丁·路德·金再到朱镕基,,好的演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真情流露,。 2012-09-07
在報道重大事件過程中,哪怕是甲電視臺比乙電視臺早報一分鐘,、甲通訊社比乙通訊社早一分鐘發(fā)稿,,都有可能對相關(guān)傳媒機構(gòu)的聲譽帶來重大影響。 2012-08-31
金大中讓我知道,,官可以這樣當,,事可以這樣做。 2012-06-20
香港的傳媒雖不能決定誰任特首,,但有能力讓某人做不成特首,這是本次選舉給香港政客的一個重要啟示,。 2012-03-29
在種種記者問答會上,,領(lǐng)導人事先演練固然重要,但面對傳媒講真話更加重要,。 2012-02-27
習近平此行訪美意義重大,,萬眾矚目之余,也將掀起一場媒體大戰(zhàn),。請看一位資深記者的經(jīng)驗之談,。 2012-02-13
對于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的中國之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關(guān)注點,。我想看的是他作為總統(tǒng)的表現(xiàn),,因為我見過他在遠離聚光燈時的樣子,。 2011-09-05
美國的軍費幾乎等于世界其他國家軍費的總和,因此,,本月新上任的美國國防部長帕內(nèi)塔應該算是“全球最大企業(yè)”的CEO,。 2011-07-19
成為海峽兩岸的“共同敵人”。這大概是做外交官的最大不幸,。 2011-06-21
“孫子”作為顯示重要性的一個象征性詞匯,,在中美外交套話中有了新解。 2011-06-20
對新聞發(fā)言人來說,,一次“失言”意味著職業(yè)生涯的終結(jié),。 2011-03-22
1998年,我曾作為白宮記者團的一員,,報道克林頓訪華,,途中去駕駛艙采訪了記者團包機的機長。今天說起來這完全像是“歷史故事”了,,因為“9.11事件”改變了世界,,這樣的機會恐怕不會再有了。 2011-02-15
香港大公報駐美首席記者憶江澤民訪美,。 20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