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人,,想通過定增型資管產品參與打折買股票,,不能僅僅看中某個成功案例,,而要綜合看看機構管理實力,,歷史同類產品的業(yè)績,或者聽聽管理機構有沒有從歷史經驗中有所成長,,同時還要綜合評估下市場環(huán)境,,產品鎖定期等是否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匹配。作為專業(yè)的資產管理機構則應該將定增作為一種策略,、一種機會,而不是包裝成一種獨特的賣點或產品線,,這樣更符合市場容量和客觀規(guī)律,,落地起來也會更輕松,。想要投資者平常心,很多時候,,渠道和資管機構自身得先多一點平常心,,少一點帶節(jié)奏。
6月22日晚間,寧德時代發(fā)布公告披露定增結果,,次日各路理財師刷屏這個消息,,而這一天可謂天時地利,原本法定砸盤日的周四意外走出了烈日行情,,在早盤稍作調整后各股指一路上揚,,寧王也收于536.97元(+5.91%),創(chuàng)出了近期新高,。收盤后,,各路理財師又刷了一波存在感,紛紛表示獲配機構已經浮盈23%(定增價410元/收盤價536元≈0.76),。其實,,這樣簡單比劃浮盈只是一種宣傳和作秀,真正了解定增的規(guī)則,,我們可能會對定增多一些平常心,。
定向增發(fā)是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fā)行股份的行為,這里少數特定投資者一般是指機構投資者,,所以個人不能參與定增,。按照規(guī)定,定增發(fā)行價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市價均價的80% ,。所以參與定增是能“打折買股票”,,但是這個折扣是有基準公允價的,不是私下磋商的,。另外,,定增獲配的股票限售6個月,所以它也自帶鎖定期,。這就意味著,,參與定增的機構需要對標的公司目前及未來半年至一年的股價有預判能力,看好目前的低估和折扣,,對盈利空間有足夠的信心,。
當然,對于頂級資管機構,,我們相信他們確實在投資決策的勝率上完勝普通人,。前后兩次參與寧王定增的高瓴資本(HHLR 管理有限公司-HHLR 中國基金)在相關報道中被作為“精準的高拋低吸專業(yè)手法”的學習典范,。2020年7月,高瓴資本參與寧德時代上一次增發(fā),,價格僅為161元/股,,當時動用了100億資金。到了2021年1月底,,限售期滿之時,,寧德時代股價已越過400元大關,并且繼續(xù)上漲,。隨后,,高瓴資本就開始大手筆減持。如今,,高瓴資本再次動用30億,,參與價格為410元/股,而這個價格距離前期高點已經回落40%,。個人認為,,高瓴用上一輪利潤的一小部分來做這一輪,本身綜合看就是個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這種玩法不是什么機構都能做的通用玩法,,不具備可復制性。
同時獲配本輪定增的海內外知名機構,,像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國泰君安證券,、泰康資產,、睿遠基金,是在這個時點仍然看好寧德時代未來成長性更多一點,。這里面自然各有各的邏輯,,有待市場去檢驗。
畢竟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兩年前,,寧王才不到200元/股,現如今是536元/股的價格,,誰又知道半年或一年后呢,?即便公司如期成長,也還有宏觀,、海外等各種因素擾動,,資本市場從來不是線性可以預測的,無法提前預期的黑天鵝讓知名投資機構折損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我們只能說這些知名投資機構的勝率高于普通人,,但不能認為他們百分百看對,,或者百分百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獲配機構中還有國內公募的“定增王”財通基金。確實財通基金過往曾經以擅長定增著名,,在2015-2018年間財通基金發(fā)行過很多定增專戶,,起初吃到了定增的紅利(折扣買股+市場向上),后來隨著規(guī)模擴大,,參與定增的標的只能不斷放寬,,隨后市場陷入整體的漫長調整,泥沙俱下,,折扣安全墊不夠高,,導致很多產品浮虧,更因為那些產品都設有了存續(xù)期限,,在存續(xù)期到期時按照基金合同必須清算,,導致未能等到2019-2020年市場恢復元氣就要在浮虧狀態(tài)下割肉清盤,傷了很多客戶,。我們不能說財通在定增上不專業(yè),,只能說在定增策略最熱時其沒有警惕市場周期,過高估計了自身的管理半徑,,擴張的沖動蒙蔽了理性的雙眼,,投資者同樣又是犯了“哪兒熱往哪兒擠”的大忌。
所以作為投資人,,想通過定增型資管產品參與打折買股票,,不能僅僅看中某個成功案例,而要綜合看看機構管理實力,,歷史同類產品的業(yè)績,,或者聽聽管理機構有沒有從歷史經驗中有所成長,同時還要綜合評估下市場環(huán)境,,產品鎖定期等是否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總之要放平心態(tài),,畢竟時至今日,,應該沒有什么寶藏類產品是剛剛被發(fā)掘,導致我們急不可耐要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所有玩法都有人玩過,,只是自己之前不了解而已。了解清楚再行動,,大概率不會錯過一個億,,而是拯救不必要的損失,。
作為專業(yè)的資產管理機構,則應該將定增作為一種策略,、一種機會,,而不是包裝成一種獨特的賣點或產品線,這樣更符合市場容量和客觀規(guī)律,,落地起來也會更輕松,。這次,睿遠基金和國泰君安證券等機構應該都是旗下產品拿出部分頭寸參與一下,。對旗下具體哪些產品產生多少貢獻,,是正向還是負向,現在宣傳還為時尚早,。想要投資者平常心,,很多時候,渠道和資管機構自身得先多一點平常心,,少一點帶節(jié)奏,。從長期利益看,客戶,、渠道與資管機構最終還是一根繩的,。(財富中文網)
作者陳燕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與財富管理時代共同進化的研究員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