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證券化如何確立結構
????前兩篇博文都聚焦于ZipChip,。這是一家假想的中國中小企業(yè),前途光明,,志向遠大,,但融資能力有限。ZipChip決定進入證券化市場,,在這里應收賬款(或者說貸款)帶給這家公司的信貸優(yōu)勢有望掩蓋資產負債表上的明顯缺陷?,F在我們就要探討證券化實施過程的具體要點,包括選擇分銷渠道,,確立交易結構以及在市場中對證券進行評級和定價,。本文將探討前兩步:選擇分銷渠道和確立結構。
????選擇分銷渠道:中國排在美國之前
????2014年6月之前,,對于為資產支持證券(ABS)挑選分銷渠道還沒有多少可說的,。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證券化市場(美國)采用場外交易(OTC)模式,。但就在2014年6月,,平安銀行(Ping An Bank)的26.3億元小額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掛牌交易。相關公告發(fā)布一天后,,中國人民銀行叫停了這只證券的發(fā)行,,目的是在信息披露和公告發(fā)布方面澄清一些細節(jié)問題,。一周后,這次證券化繼續(xù)向前邁進,。
????2014年6月15日,,上交所發(fā)布了題為《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首次登陸上交所》的新聞稿,并在其中引用市場人士的話說,,這次證券化在基礎資產選擇和發(fā)行交易模式上“均有較大創(chuàng)新”,。這種說法并不夸張。沒有什么先天存在的理由可以證明資產支持證券不能在交易所交易,。這種證券的風險特征和期權有很多共同點,。唯一的原因是,結構成熟的美國證券化市場拒絕作出改變,,甚至是在金融危機之后依然如此,。中國市場更有活力。雖然中國銀行間市場仍處于增長階段,,但交易所的基礎設施相對成熟,。這些基礎設施在20世紀80年代投入使用,原本是為了進行股票和期貨交易,。平安銀行的經歷相當充分地證明,,中國監(jiān)管部門確實在致力于盡可能充分地發(fā)展證券化市場。
????雖然平安銀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在類型和策略方面跟ZipChip的假想證券化不同(前者不是直接為中小企業(yè)融資,,而是間接地讓許多消費者獲得小額資金),,但引進二級市場渠道后,就有機會在更大范圍內為ZipChip這樣的借款人提供服務,,同時推出種類繁多的結構化產品,。
????確立結構的起點
????確立結構的意思是編制一份新的資產負債表,將ZipChip的應收賬款列為資產,;同時建立起一種資本結構,,使其中的各類債券都可以轉讓。由于轉讓債券所得的資金將用于收購應收賬款,,而通過收回應收賬款得到的資金將用于償還債務,,這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和公司債券相比,,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來實現ZipChip的首次證券化(姑且稱之為ZPCP 2014-3)在結構上有更多靈活性,,但并不是所有結構都可行。而且實際情況會證明,,只有一種結構是“最好的”,。
????請回憶一下,證券化是將應收賬款從私人市場中拿出來,,把它們轉化為證券,,在(更為透明和競爭更激烈的)資本市場,,這些證券的總融資成本更低。上圖中的假設分析展示了這個步驟,。
????按照“BB+”的評級,,ZipChip原先要按8%的年利率支付營運資金利息,但如果這家公司應收賬款的公平信貸質量定為“A+”,,它就可以按0.8%的年利率支付利息,。當然,,各個市場利用評級進行套利的幅度不同,,具體取決于市場要求的回報率(上圖遵循美國市場受到監(jiān)管干預前的收益率差曲線)。
????ZPCP 2014-3上市交易時,,至少應該包括兩種(“兩批”)債券,,以便進一步降低加權平均利息成本。其中,,高級債券會吸引養(yǎng)老基金等追求安全性的投資者,,他們愿意接受非常低的收益,以換取高信貸質量或流動性(或者二者兼有),;次級債券則會吸引追求收益率的投資者,,比如對沖基金或個人投資者,他們愿意接受較大的償付風險,,以換取較高的名義收益率,。雖然只是在債券持有人之間重新分配了資產償付風險——這種風險本身并沒有改變——但整體融資成本減少了。如下圖所示,,成功確立5年期債券的結構以后,,總融資成本就能從“BB+”級債券的40%下降到了“AAA/BB-”兩種債券加權平均后的3.45%。
????在上述證券化過程中,,ZPCP 2014-3的資產負債表中沒有經營平臺,,沒有機器、工藝,、流水線,、員工團隊、專利等東西,,只有金融資產,,也就是信托賬戶中的現金和預計將很快變?yōu)楝F金的應收貨款。這只證券沒有投資者,。只要有人愿意買,,它就可以用多筆應收賬款(“應收款份額”)和包含不同支付風險的多批債券(結構性自由度)構成不同的組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