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投資平臺FTX暴雷后,,不僅有紅杉資本,、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等眾多知名機構投資者因“踩雷”而被迫蒙受巨額損失,新加坡政府和其監(jiān)管的淡馬錫控股也被迫面臨質詢,。數(shù)據(jù)顯示,新加坡用戶在FTX全球流量中占比5%,月平均獨立用戶為24.16萬人,。根據(jù)新加坡統(tǒng)計局公布的官方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為563.7萬人,。這意味著新加坡全國可能有超4.2%的人口受到了FTX暴雷的影響。
亞洲金融中心的最大恥辱,。新加坡發(fā)生在FTX上的兩件大事,一是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因FTX暴雷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此前,,在FTX11月11日宣告破產后,淡馬錫減記了對FTX的全部2.75億美元投資,;二是新加坡超20萬散戶“踩雷”FTX,,根據(jù)加密分析公司CoinGecko的數(shù)據(jù),在FTX暴雷之后,,新加坡是全球受到影響第二大的國家,。
數(shù)據(jù)顯示,新加坡用戶在FTX全球流量中占比5%,,月平均獨立用戶為24.16萬人,。作為對比,根據(jù)新加坡統(tǒng)計局公布的官方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為563.7萬人。這意味著新加坡全國可能有超4.2%的人口受到了FTX暴雷的影響,。
自責,。淡馬錫前首席執(zhí)行官何晶稱:“因一家(指FTX)沒有成熟監(jiān)管、管理不善的公司,,造成了虧損,,是我們臉上的恥辱,。”值得一提的是,,何晶作為淡馬錫前首席執(zhí)行官,,業(yè)績卓著,是一位投資界的成功人士,,但這次卻是何晶一生中最為嚴厲的自責,。
質詢。由于受FTX暴雷事件影響的新加坡投資者眾多,,本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黃循財將面臨大量來自議會的質詢,問題可能涉及FTX暴雷給散戶投資者造成的損失,,以及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jiān)管的淡馬錫控股的盡職調查問題,。
據(jù)外媒報道稱,新加坡議會議員可能提出的問題還包括:新加坡政府是否追蹤淡馬錫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投資范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否提出過風險建議,、以及新加坡投資者FTX風險敞口的具體數(shù)據(jù)等。
有報道稱,,新加坡國會議長陳川仁建議國會議員把有關加密貨幣交易平臺FTX和主權基金的提問延至星期三,,讓政府能夠全面地回應這些問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可能保護20萬散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回應加密貨幣交易平臺FTX倒閉后引發(fā)的誤解時說,,它不可能保護FTX的本地用戶,因為FTX不是金管局批準經營的業(yè)者,,而且是在境外運營,。
遲來的風險提示。11月21日,,金管局星期一發(fā)文告回應FTX倒閉事件引發(fā)的一些誤解和疑問,,主要有四點,一是FTX崩盤事件的重要教訓是,,在任何平臺買賣加密貨幣都是冒險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可能,而且確實會失??;二是即使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經營得當,加密貨幣本身波動很大,,許多已喪失所有價值,;三是加密貨幣行業(yè)的持續(xù)動蕩提醒我們,買賣加密貨幣的風險巨大,,正如金管局多次強調的那樣,,買賣加密貨幣的客戶不受任何保護,,他們可能失去所有的錢;四是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幣安(Binance)因無照招攬新加坡用戶可能違反該國《付款服務法令》,,而被金管局列入投資者須警惕名單(IAL),。
2021年3月5日,我在《財富中文網(wǎng)》微博發(fā)表題為《美國正在把槍口對準比特幣》的文章,,該文的互動總量創(chuàng)造了《財富中文網(wǎng)》頭條文章的互動量歷史新高?,F(xiàn)在回過頭來看,該文以及后續(xù)一些文章也許對“幣圈”預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從事金融工作30余年,,曾經在支行、分行,、總行擔任分管信貸、風險工作的行長(副行長),,接觸企業(yè)無數(shù),,特別是,經過我手審批的貸款項目,,實現(xiàn)了不良貸款率為零的業(yè)績,,經過我推薦及提拔任用的干部,無一人被貶,。
我的體會有兩點,,一是把求真務實的下屬也當“上帝”來對待,他們才是智慧之源,,絕不能頤指氣使,;二是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是,保證金融風險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前瞻性,、有效性,而不會被“鋌而走險”牽著鼻子走,。
順便多說一句,,政府、金融監(jiān)管者,、金融機構,、投資者等必須從FTX上汲取足夠的教訓,否則,,所謂合法及非法的數(shù)字貨幣都將天馬行空,、為所欲為,,而利令智昏的人必然把其作為毀滅人類的工具,正如阿基米德所說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財富中文網(wǎng))
作者王衍行為財富中文網(wǎng)專欄作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前副秘書長,、財政部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咨詢專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wǎng)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