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惹人憤怒。想起大法官金斯伯格,她終生牢記母親的建議:“憤怒,不過是浪費時間。” 于是,,翻出金斯伯格傳記《異見時刻》細讀,一方面疏解憤怒,,一方面也想了解她是如何對待這類事件的,。盡管之前也看過金斯伯格的紀錄片,了解她一些故事,,讀完還是覺得值得和網(wǎng)友們推薦此書,。
最早提醒我注意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的,還是女兒,。我看了一些內(nèi)容后,,憤怒,讀到羅翔的《沒有憤怒,,就沒有正義》,,我也發(fā)了幾條微信,表達自己的憤怒,。家人的提醒讓我想起大法官金斯伯格,。她終生牢記母親的建議:“憤怒,不過是浪費時間,?!?
于是,昨天翻出金斯伯格傳記《異見時刻》細讀,,一方面疏解憤怒,,一方面也想了解她是如何對待這類事件的。盡管之前也看過金斯伯格的紀錄片,,了解她一些故事,,讀完還是覺得值得和網(wǎng)友們推薦此書。
異見時刻——“聲名狼藉”的RBG
和一般的傳記不同,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而且兩名作者中一位就是“Notorious RBG(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輕博客的創(chuàng)建人,。
書的推薦語這樣寫道:
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思·巴德·金斯伯格一生淡泊名利——她只是試著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更自由一點,。她是美國聯(lián)邦高院“九人”之一,,是猶太女性大法官,也是“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之一,。
一路走來,,這位女權(quán)主義先驅(qū)的強烈異見和堅強力量鼓舞了數(shù)百萬人,也因不畏強權(quán),,敢于異議而被冠以“聲名狼藉”這個形容詞,。她曾四次打敗癌癥,為保持身體健康長期堅持健身,,甚至在80歲生日之前還能連續(xù)做20個俯臥撐,。

魯思·巴德·金斯伯格(縮稱RBG)生于1933年,總愛戴著一副大框眼鏡(大概太瘦小,,什么眼鏡她帶著都顯得大),,發(fā)髻永遠精致,表情嚴肅,,雖然身高只有1.55米,,體重不足45公斤,但氣場強大,。
金斯伯格是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哥倫比亞法學院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教職的女性。她不僅敢于為弱者發(fā)聲的異議者,,更是披荊斬棘的“超級英雄”,。保守派叫她“女魔頭”,特朗普稱她“最高法院里的恥辱”,,但在民眾眼中,,她才是精神偶像、全球人氣女網(wǎng)紅,,很多人以她的形象制作了馬克杯,、手袋、T恤,、美甲上,,甚至還有人將她紋在身上。

身為一位生長于特殊年代的猶太女性,,金斯伯格一生中經(jīng)歷過各種不公,。她在哥倫比亞法學院的成績是三年全校第一,卻因是女性,,被律所和法院拒之門外,。后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又因懷孕被掃地出門。
金斯伯格畢業(yè)時,,美國的女權(quán)運動已經(jīng)轟轟烈烈,,但她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張揚的人,與其空喊口號,,不如踏踏實實用自己的專業(yè)做事,,一點點針對女性和弱勢群體不平等的現(xiàn)狀做出立法上的改變。
她用畢生的力量,,為了女權(quán),、性別平等、弱勢群體的權(quán)利做了很多杰出的貢獻:推進男女同工同酬,,支持女性擁有墮胎權(quán),,同性戀婚姻合法,還包括男性在哺育兒女,、贍養(yǎng)老人方面應得的經(jīng)濟支持......
2013年8月, 金斯伯格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主持同性婚禮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她在主持同性婚禮時說: “如果兩個人相愛并希望相守,他們應有權(quán)享受婚姻關(guān)系帶來的幸福和爭吵,?!?這話對每一樁婚姻都有效。
正是通過一樁樁案件的不斷發(fā)聲,,金斯伯格一步步真實地改變了女性在法律上的地位,。女性平權(quán)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到她以瘦弱的身軀,,為平權(quán)而做出的努力,,我有時難以抑制自己的熱淚盈眶。
《異見時刻》既講述了金斯伯格的故事,,也用很多真實的故事為女性指明方向,,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同權(quán),。
金斯伯格一生歷經(jīng)曲折,,但幸運的是,她遇見了先生馬丁,。金斯伯格坦陳,,之所以選擇馬丁,就是因為“他是第一位在意我的頭腦多于我的身體的男性”,。
"女權(quán)斗士"背后的男人
社會對女權(quán)主義者常常有一種刻板印象:強勢,,不近人情,甚至婚姻不幸,,但金斯伯格卻低調(diào),、謙遜,、羞澀,還擁有56年的美滿婚姻,。
二人一起走過半個多世紀無比幸福的婚姻,,感情始終宛如熱戀。馬丁非常欣賞金斯伯格的聰明和勤奮,,放棄自己如日中天的稅務律師事業(yè),分擔家務,,為金斯伯格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了解了金斯伯格的成就,我們也會對他的先生肅然起敬,。

雖然金斯伯格和馬丁的母親都是家庭主婦,,但是在馬丁看來,婚姻不應讓女性失去獨立與個性,。
馬丁因為癌癥2010年去世,,他留給金斯伯格的信中說:“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你可以成為你現(xiàn)在的樣子,?!?她讀到這句話時哽咽不止, 無法自持。
在他們漫長的婚姻生活里,,“獨立”和“成全”是關(guān)鍵詞,。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婚姻最好的模樣——既各自獨立,,又互相成全,。
他們家的家務活從來不是按性別來分的,比如做飯,,金斯伯格就太不擅長了,。先生和孩子明令廚房是金斯伯格的禁區(qū)。他們的大女兒簡(Jane)就吐槽過媽媽做飯:“直到十四歲那年,,我才見到了新鮮蔬菜,。”因為金斯伯格只會解凍冰凍的蔬菜和肉給孩子做飯吃,。后來金斯伯格就被全家人“趕”出了廚房,,家務分工就變成了“父親負責做菜,母親負責吃什么,?!?/p>
每當金斯伯格的事業(yè)有機會時,馬丁就心甘情愿地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主動承擔照顧孩子和家務,。每當外界問及馬丁家庭分工,,他的回答都自信而坦然:“正如我老婆不會來教我做飯一樣,我也不會給她任何法律上的建議,?!睆倪@句話,我們不僅看到他們的相互尊重和彼此看見,,也體現(xiàn)了馬丁的自信,。
男人,只有對自己足夠自信,,才不會視老婆的優(yōu)秀為威脅,,或感覺沒面子。
馬丁比任何人都了解金斯伯格,,欣賞她的才能,,也更尊重她的理想,并且不惜犧牲自己的事業(yè),,幫助金斯伯格實現(xiàn)理想,。
這真是愛的最高境界。
在美國,,總統(tǒng)上位可提名大法官,。克林頓總統(tǒng)上任的時候,,民眾都在觀望他會提名誰擔任新法官,。
在很多人看來,金斯伯格已60歲了,,肯定會被排除在名單之外,。但馬丁卻不這樣想,他太了解金斯伯格的能力和理想了,,他認為沒有人比金斯伯格更適合當大法官,。但他也深知金斯伯格的弱點,靦腆內(nèi)向,,不擅交際,,假如只是被動等待,肯定沒有機會,。事實上也是,。從當時的候選名單來看,金斯伯格大概排在第25位,。
馬丁是全紐約最厲害的稅務律師,,動員了自己的全部資源和人脈為金斯伯格游說,以確??肆诸D知道有這么一位候選人,。正是因為馬丁的努力,,金斯伯格才有了和總統(tǒng)會面的機會,最終成為大法官,,也才有了之后20多年在最高法院席上為平權(quán)而努力的機會和成就,。
每當金斯伯格離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的時候,無論是就職華盛頓巡回法官,,還是上任最高法院,,馬丁都毫不猶豫就放棄自己的事業(yè)跟隨妻子,支持妻子,。
馬丁還開心地把自己描述為“搭上人生順風車”的幸運男人,。他總是自豪地告訴大家: 我老婆在首都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自己也跟著搬到了華盛頓,。
他甘愿成為金斯伯格的“第一先生”,心甘情愿去做她“背后的男人”,。
在聽證會期間,,馬丁每天都會拎著金斯伯格的公文包走進參議院聽證室,幫她把文件在桌子上攤開,。每天一到下班時間,,他就想盡辦法誘惑金斯伯格回家。
當整個世界對金斯伯格Say no的時候,,總是家庭支撐她走下去,。金斯伯格是一位終生為弱者發(fā)聲、為平權(quán)奮斗的強大女性,,但站在她背后的馬丁,,也同樣是一位支持平權(quán),尊重女性權(quán)益的強大男性,。
在就任大法官的聽證會上,,金斯伯格當眾對馬丁表白,馬丁毫不掩飾一臉的甜蜜,。
假如沒有馬丁,,金斯伯格肯定不會有如此大的勇氣面對挫折和不公。每當遇到環(huán)境對女性的偏見和否定,,馬丁都選擇認可妻子的能力,,尊重并支持她的理想。這種信任和支持, 正是金斯伯格作為女性這個"弱勢群體"最重要的力量和勇氣的源泉和養(yǎng)分,。
每次提到馬丁, 沉默寡言金斯伯格總會流露出少女般的羞澀,。記者曾問過她,從先生那兒得到的最好建議是什么,?她是這樣回答的:
“我的一生中,,馬丁給我最重要的建議是, 他永遠都讓我相信我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一開始,我其實很沒自信,,我能寫好這個辯護狀嗎,?我能做好這個口頭辯論嗎?但我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現(xiàn)在可以直視我的同事并告訴他們,,這個任務很難,但是我做得不會比任何人差,。"
其實, 女性權(quán)益從來都不只是女性的問題,。男性想要得到更高級的自由,女性必須自由,,反之亦然,。正如TED演講《對婦女施暴, 這是男人的問題》所說的, 面對女性的不平等, 男人也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并且該對不承擔責任而感到羞恥。

[ 圖中譯文: "無魯斯,,不真相" ]
如何像金斯伯格一樣過美好的“異見人生”
除了母親告訴金斯伯格"憤怒, 不過是浪費時間", 金斯伯格結(jié)婚那天馬丁的母親還告訴她一句終身受用的話: "偶爾的裝聾作啞, 會讓生活更輕松", 說話時婆婆還伸手遞給她一副耳塞,。
她一直謹記不要隨意憤怒, 在不重要的問題上學會裝聾作啞, 但同時她把昂揚的斗志和反抗的力氣, 都集中用在了最重要的地方。一面是溫順謙恭的妻子母親,,一面是斗志昂揚的女權(quán)斗士, 都是她,。事實上,金斯伯格終生如此, 她把二者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起,。
"無論如何,,希望永存。今天輸了,,明天還有希望", 金斯伯格總是這樣鼓勵自己和同伴,。
盡管克服冷漠、自私和焦慮的心理并非易事,,金斯伯格仍然總是鼓勵人們努力去愈合社區(qū),、國家和世界的傷口,幫助窮人,、被遺忘的群體,,以及那些受到壓迫或被懷疑的人。
但是, 她也建議謹慎選擇你的戰(zhàn)場,。
金斯伯格一直告誡自己: 憤怒毫無用處,。她在辦公室中放著埃莉諾·羅斯福的塑像,這位偉大的女性曾說過,,"憤怒,、憎惡、嫉妒,這些情緒只會白白消耗你的能量,。" 的確,,除此之外,它們毫無用處,,趕緊擺脫它們,。要想像金斯伯格一樣發(fā)表異議,你需要在嘗試了其他辦法之后,,而且只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公開表達你的憤怒,。
金斯伯格還建議我們: 不要不留退路地為你在乎的事情抗爭。她建議年輕的女性們,,“要以一種能夠吸引同盟的方式來進行,。”金斯伯格總是利用自己取得的地位來代表那些被壓迫的群體,,并領導他們努力改變社會制度,。在她的領導下,最高法院中的自由派大法官們也得以團結(jié)一致,。
金斯伯格總是謹慎客觀地陳述事實,,因為她相信事實本身就已是足夠強大的武器。
她總是告訴她的法官助理們: 要以客觀友善的態(tài)度來闡述對手的觀點,,決不能人身攻擊,。
她還提醒女性: 不要害怕承擔領導責任, 她相信“在所有需要做出決策的地方,,女性都應有一席之地”,。
金斯伯格經(jīng)常通宵達旦的工作, 一晚只睡一兩個小時, 白天就會在會上打盹兒。最出名的事件是, 2015年金斯伯格在總統(tǒng)國情咨文時睡著了,。金斯伯格后來總和自己說,,"不要一整夜工作",但她就是放不下筆,。
金斯伯格對意見書用詞的準確度要求很高,。一般是她的法官助理先提交上訴請求和撰寫意見書的第一稿, 上交后,他們就忐忑不安地等待金斯伯格把他們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
金斯伯格的前法官助理,,后來曾擔任哥倫比亞法學院院長的大衛(wèi)·施澤記得, 另一位法官助理給他看過一篇金斯伯格改過的意見書草稿。其中有一段話,,她劃掉并重寫了每一個字,,除了一個“這”字。她把這個字圈了出來,,大概是為了稍微照顧一下這位助理受傷的情緒,。
金斯伯格的意見書總是字字擲地有聲 :“那些阻止女性充分參與政治、商業(yè)和經(jīng)濟領域的法律常常被描繪成‘保護女性’或是為女性著想……女性看似是被捧在高臺上細心呵護,但細看之下卻是被關(guān)在了偽裝成高臺的牢籠之中,?!?/p>
作為律師, 金斯伯格能比我們看到更多這個世界存在的不公, 但她沒有退卻或不停抱怨, 而是竭盡所能去改變。她常用馬丁·路德·金的話鼓勵自己:“道德世界的蒼穹雖長,,但它終將趨向正義,。"

金斯伯格不僅在事業(yè)上令人矚目,也在擔任大法官的27年生涯里成了法院的時尚風景,。
她收藏了同事和支持者贈送的各式衣領,,將這些風格多樣, 且蘊含著特殊意義的衣飾, 和沉穩(wěn)嚴肅的法袍搭配起來,含蓄而堅定地傳達著自己的觀點和理念,。
接受采訪時她曾說:“標準的法官袍是為男性設計的,,領口處可以露出襯衫領和領帶?!彼兔绹孜慌源蠓ü偕5吕ご鳌W康納一致認為,,在法袍中加入一些典型的女性衣飾元素自然也是恰當?shù)摹?/p>
每次金斯伯格走進法庭,人們就會觀察她的頸部,。當自由派人士看到她佩戴上圖左上角的頸飾時,,就會大失所望。因為金斯伯格只有在將要發(fā)表異議時才佩戴這副琉璃細珠串成的扇形頸飾 (左上圖),,這意味著她所代表的自由派在即將宣判的議題上輸了,,而保守派獲得了勝利。
而當她代表最高法院發(fā)表多數(shù)意見時, 往往穿戴右上角這條, 被稱作“多數(shù)意見領”,。這是一名輪值法律文員在2016年送的禮物,。
2020年9月18日,金斯伯格在進行胰腺癌治療時因并發(fā)癥去世,,享年87歲,。《紐約時報》發(fā)布訃告, 接著她離世的新聞全網(wǎng)刷屏, 整個世界都為她悲傷和送行,。希拉里發(fā)表悼詞稱:“金斯伯格大法官為包括我在內(nèi)的許多女性鋪平了道路,,再也不會有像她一樣的人了?!?/p>
希拉里的話有雙關(guān)含義,。但我更愿意相信這一層: 隨著社會的進步, 女權(quán)主義者不需要再像金斯伯格那樣艱苦斗爭了。

我不是在要求女性的特權(quán),,只是想讓弟兄們把腳從我們的脖子上挪開,。—— 金斯伯格(財富中文網(wǎng))
本內(nèi)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wǎng)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