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打交道的生意最難
最近能跟冰墩墩在流量上一決高下的恐怕有且只有一個人:人稱“濛主”的短道速滑退役運動員王濛。
“我的眼睛就是尺”已成為2022Q1第一流行網絡用語,。這個冬天王濛除了當冬奧解說之外,最近還官宣了一個身份:MCN老板,。
王濛最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露她在經營一個面向退役運動員的MCN機構,,做體育經紀相關業(yè)務,,除了前臺運營的IP是知名運動員之外,后臺的攝像,、中控全都是退役運動員,,他們不是冠軍,需要一個再就業(yè)的機會,,這就是她王濛給自己定的使命和愿景,。
從工商看,王濛實名持股北京,、廈門兩家公司的經營范疇都是體育經紀,、文化演出相關。截至2月14日,,王濛在抖音上的粉絲突破630萬,,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田亮和林丹。
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k的縮寫,,是個舶來詞,,指在線上線下綜合運營、發(fā)行網紅或明星的內容制作及IP孵化機構,,商業(yè)模式是與網紅合作,,分成平臺的傭金、廣告主廣告費以及粉絲的IP消費,。
成為MCN老板只是第一步,,王濛需要面臨的挑戰(zhàn)依舊巨大。作為一個曾經投資過,、經營過MCN的王濛支持者,,有幾點經驗之談對“MCN老板”王濛說,希望能對她的新事業(yè)起到一點幫助,,或者能幫助到一些準備進入這個賽道里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有點借鑒意義,,也是極好的。
第一座山:破除兩個詛咒
文體賽道的一位投資前輩曾有金句:“內容人一輩子都背負兩個詛咒:一個是一輩子都做不出個東西,,另一個是一輩子只能做一個東西,。”
大致意思是:很多從事內容運營(短視頻,、直播,、IP發(fā)行本質上都是內容業(yè)務)從業(yè)者一輩子可能連個代表作都沒有,因為做內容創(chuàng)意很難用公式推導,,爆款和明星苗子也沒有一定之規(guī),,抄襲甚至會取得東施效顰的惡果……這部分人可能連出圈都難,。
王濛顯然已經出圈,突破了第一個詛咒,。那么第二個詛咒尼,?制造一個成功是偶然,復制多個成功才是實力,。
她經營的MCN機構會不會最終有且只有一個王濛,?這就是所謂的“內容規(guī)模化”,。從和王濛關系最好的3000米接力4朵金花抖音賬號粉絲量來看,,出圈的落差還是有的:周洋47萬粉絲,張會3萬粉絲,,孫琳琳1萬3000粉絲,。
資本認可的內容規(guī)模化能力,,代表能夠動作定型,、成功復制,也就是說王濛的公司應該可以再造N個同量級甚至更好的“王濛plus”,,不但簽約他們,,更能幫助運動員挖掘出更多維的人格化特征,不至于讓運動員吃過去的光環(huán)老本兒,,這才是作為MCN的本業(yè)——不僅變現運動員存量價值,,更挖掘和賦能運動員增量價值。
怎么能夠實現規(guī)?;统晒椭颇芰??無外乎兩種路徑:其一,強大的內容中臺能力,,所謂的匠人精神和組織的業(yè)務肌肉記憶高于市場平均,,這樣的MCN具有強大的選人、定位,、內容,、創(chuàng)意、運營,、發(fā)行,、商業(yè)化中臺能力,準紅人走過一遭就立馬脫胎換骨成為市場最需要的網紅,,這對于老板的管理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都是極高的考驗,。
其二,強大的吞吐能力,,試錯頻次和淘汰率高于市場平均,,這是個概率的事兒——把分母做大,,廣泛簽約,放養(yǎng)運營,,市場試煉,,這樣的MCN老板需要有強大的資本支撐,更需要有強大的BD能力和后臺支持,,所以如果走這第二條路,王濛需要融到一筆大錢,,并且有隨時和不適合投入的運動員分手的勇氣,。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王濛不直接簽約那些和她名聲同等響亮的運動員尼?成功概率多高哇,,直接收割頭部做變現不香么,?
別急,下一座山就講這個問題,。
第二座山:和人打交道的生意最難
MCN機構本質上運營的是人,,人的生意本身就存在極大的變數,尤其是在最近五年,,更是對這個行業(yè)挑戰(zhàn)巨大,,究其根本,和人性做斗爭,,沒人能當常勝將軍,。
人性自私。從運營KOL的親身經歷來講,,在KOL紅之前,,他會覺得不紅是因為經紀公司工作沒到位,一旦紅了,,他會覺得經紀公司能力配不上他,,分走一分錢都是占便宜,幾乎沒有一分鐘經紀公司和紅人雙方心態(tài)是平衡的,。
所以大部分紅了的KOL會在合約結束后(甚至個別人會消極履約甚至違約)脫離原經紀公司單飛,,成立個人工作室。要保證體育健將們在利益面前不自私,,紅了之后不忘本,,王濛要做的不光是情商建設聚攏人心,更是中臺建設聚攏能力,,核心能力在公司身上,,讓KOL離不開你才是王道。
人無完人,。最近栩栩如生的數字人一經退出就被一眾經紀公司追捧,,背后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數字人永遠不會有污點,。身為知名運動員的MCN簽約藝人們,見多識廣,,社交廣泛,,誘惑很多,作為老板的王濛不能忽視的還有簽約藝人的聲譽風險管理:家庭情感行為言論,,齊抓共管,。
人本逐利。稅務,,這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預期管理的問題,。幾年前較高的個人勞務收入還能通過一些所謂的稅收洼地、個獨企業(yè),、核定征收等辦法避重就輕,,甚至說得極端一點兒,一部分MCN的凈利潤就是稅務籌劃撐起來的,。
但是從去年底開始,,直播打賞、帶貨分傭,、影視綜藝這幾類個人收入極高的典型商業(yè)模式成了納稅焦點,,若干直播大網紅紛紛被查,如何平衡個人利益和利益合規(guī),,就是王濛這樣的MCN老板必須補上的開年大課,。友情提醒,不要輕信所謂的稅務籌劃技術,,此一時彼一時,,和簽約KOL談好,降低預期最好,,尤其是名人轉型,,更不能心存僥幸——忌貪。
第三座山:流量如水亦無形
行業(yè)有過這樣一個比喻:MCN機構仿佛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IP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牧羊牧馬,,用戶仿佛水草,互聯網平臺仿佛草場,,哪里水草豐美,,牧民就要到哪里去放牧,居無定所,。
作為穿越過傳統(tǒng)媒體,、長視頻、公眾號和短視頻時代的內容從業(yè)者,,明顯有兩個強烈感受想跟MCN經營者分享:第一,,媒體的衰變速度在增快,,從前慢,車馬也慢,,過去百年一代媒體,,現在已經進化到了3年一代,互聯網的滲透和用戶觸媒的心智成熟程度,,導致平臺壽命的遞衰,,請王濛做好準備:從進入某平臺的那天起,就要想好如何帶走粉絲告別,;第二,,用戶的粘性在下降,從騎車回家等開播,,到打開網頁搜一搜,到點開資源看一看,,再到上劃下劃,,媒體產品迭代的結果是:用戶的選擇成本降低了,忠誠度也隨之降低了,,看似粉絲,,實則是路人,也請王濛做好準備:不能單純用關注人數來衡量網紅價值了,。
破解流量無形平臺無常的辦法,,只有鍛煉好公司的兩個底層操作系統(tǒng)了:洞察人性,擁抱變化,。
最后一關:資本路徑才是終極BOSS
如果能夠翻越前述三座大山,,我們一定要激賞王濛成功擊敗了全中國99.9%的公司,成為最成功的MCN老板之一,。不單做了頂尖運動員還可以做頂尖老板,,天選之女無疑。
但是橫亙在最后一關的BOSS真的很強大:資本退出之路必須通暢,,不然拿什么去回報王濛的團隊,、投資人和簽約運動員?相信選中王濛的人,,心理預期一定也不低,,也只有資本退出換來的等價財富才能符合心理預期。筆者作為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的人也有一番肺腑之言,,希望王濛和團隊能夠像拿下奧運金牌一樣,,萬全準備,齊力斷金,,打下硬仗:
準備一,,文化類公司資本要求相對高,。從目前的資本要求來看,涉及文化內容類公司,,要求上市主體需為境內人民幣結構,,一部分外幣投資人和境外企業(yè)是需要被排除在外的;相關經營范疇合規(guī)性要求也高,,涉及到視聽,、出版、經紀多個有限開放業(yè)務,,而且涉及個人業(yè)務較多也涉及投射稅務合規(guī)的財務落地,,以上幾條逐一達成就具有很高的操作門檻。
準備二,,規(guī)避個人IP資本化嫌疑,。靠單一強人撐起來的公司,,有再多的收入和聲譽也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某國民級財經大V的并購上市之路就曾經被質詢是否存在個人IP資本化的問題。
準備三,,驗證商業(yè)模式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性。如涵退市時王思聰發(fā)了一小段話,,大致意思是張大奕貢獻了大部分收入,,而且公司又有大量營銷費用支出,恰恰說明:公司是依靠一個網紅撐起來的,,沒有證明自己有培養(yǎng)更多的網紅的能力,。
總之,所謂商業(yè)模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是對MCN公司商業(yè)模式的大考:新媒體形態(tài)多變,,IP的成功率又很難保證,,交易所很難放寬心。
最后要聲明,,三座大山一個終極BOSS,,不是為了嚇退王濛,而是先幫忙拆拆彈,?;蛘哒f,給讀者們提供點新鮮的思考角度,,已經足矣,。
夢想大些,由衷期待一個冉冉升起的中國本土體育經紀公司,發(fā)展強過簽約了李娜,、谷愛凌的全球頂尖體育經紀公司IMG,。不做大夢也同樣激賞:解決幾十個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yè)問題,王濛已經善莫大焉,。(財富中文網)
本文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