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的技術(shù)與品牌影響力的加持之下,,賽力斯近年來無論在銷量還是股價方面都可謂氣勢如虹。但6月25日,,這家剛剛超過理想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市值“一哥”的公司卻罕見跌停,,至今尚未走出低迷的態(tài)勢,這是否意味著其再次來到命運的轉(zhuǎn)折點,?
賽力斯集團前身為重慶小康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經(jīng)過跌宕起伏的30年發(fā)展后,,公司于2016年上市,。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重慶小康控股和東風汽車集團分別占賽力斯集團26%和21%股份,集團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家族間接或直接持有的股份比例約為28%,,顯然仍是公司的話事人,。
2021年,張興海決定帶著一直逃不開低端車標簽的賽力斯“棋行險招”,,開始與華為跨界合作謀求新路,。在時任華為常務(wù)董事、消費者業(yè)務(wù)CEO的余承東的推動下,,在當年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雙方宣布由華為出技術(shù)、小康股份提供生產(chǎn)線,、共同打造的智選車“賽力斯SF5”正式上市,,同時開啟預(yù)定。當年12月,,雙方合作生產(chǎn)的首款中型SUV問界M5誕生,,“AITO問界”也取代SF5成為雙方合作的品牌名稱。
眾所周知,,華為與汽車企業(yè)合作有三種模式,,包括零部件供應(yīng)商模式、HI(Huawei Intelligence)模式,,以及鴻蒙智行模式,。第三種是最深入的合作模式,華為不僅提供技術(shù)和解決方案,,還參與到產(chǎn)品的定義,、設(shè)計和品牌營銷等環(huán)節(jié),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采用的即為此種模式,。
盡管這種合作模式意味著賽力斯要讓渡部分自主性,,甚至有“出賣靈魂”之說,但其帶來的效果無疑是顯著的,。賽力斯由此成為新能源汽車界的“華為概念股”,,潑天的富貴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股價暴漲。2022年7月,,賽力斯市值首次登上千億頂峰,。次月,張興海就將上市公司的名稱從小康股份改為賽力斯集團,。
盡管賽力斯的股價表現(xiàn)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彼時銷量卻并未跟上,而且在2023年3月還迎來一記重擊,。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當時在內(nèi)部重申五年內(nèi)“華為不造車”,,明確表示不允許華為品牌和汽車商標組合使用,,禁用“華為問界”“HUAWEI AITO”的標志。這對銷量本就不振的賽力斯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加之2023年汽車業(yè)價格戰(zhàn)加劇,,上半年賽力斯的銷量同比下滑近20%,令張興海和余承東都一籌莫展,。
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2023年國慶假期,,新推出的問界新M7大獲好評,兩天收獲超1萬臺的大定訂單,,余承東也直呼“起死回生,,真不容易”。此后問界銷量迅速增加,,勢頭保持至今,。從產(chǎn)銷快報來看,2024年5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4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1-5月累計銷量15.7萬輛,同比增長3.4倍,。
問界銷量的提升也直接反映在賽力斯的財報和股價上,。2024年第一季度,賽力斯實現(xiàn)營收265億元,,同比增長4.2倍,;凈利潤2.2億元,首次實現(xiàn)扭虧,;毛利率提升至21.5%,,高于理想、蔚來和小鵬,。而從與華為開啟合作后,,賽力斯股價的累計漲幅更是超過10倍。剛過去的6月18日,,賽力斯股價大漲8%,股價站上百元大關(guān),,市值超過1500億元,,超過理想汽車,晉升中國造車新勢力市值“一哥”,。
但幾天后的6月25日,,賽力斯突然放量跌停,市值跌至不足1300億元,。理想汽車當日市值約為1420億元,,再次反超賽力斯,。對于賽力斯的罕見跌停,市場議論紛紛,,賽力斯內(nèi)部人士則回應(yīng)稱:“市場的正常波動和表現(xiàn),,如果有必要公司會另行說明的?!?/p>
另外,,市場傳聞稱廣發(fā)系劉格崧的基金因所持光伏股持續(xù)下跌而對賽力斯被動砍倉,因為公募基金有“雙十”規(guī)定,,以限制基金對單一股票的投資比例,,避免過度集中風險,例如某股票價格劇烈波動導致基金持有該股比例被動超過10%,,基金要減倉該股以符合規(guī)定,。不過,目前尚無法證實這一傳言的真實性,。
無論如何,,賽力斯這次的跌停都顯得非同尋常。上一次跌停是在2022年10月,,彼時問界銷量低迷,,但這次情況顯然不同。目前,,問界M9的單車售價約為55萬元,,問界M7的單車售價約為29萬元,問界M5的單車售價約為26.5萬元,。其中,,單價最高的問界M9更是從4月開始成為問界品牌交付最多的車系。而在賽力斯股價跌停次日(6月26日),,華為和賽力斯雙雙官宣:問界M9上市6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0萬輛。
問界M9的這一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了中國市場豪華品牌車型銷量新紀錄,。在問界銷售看好的支撐下,,根據(jù)華鑫證券最新報告,賽力斯2024年至2026年收入預(yù)計分別可達到1402億元,、1665億元,、195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的“攪局”也迫使傳統(tǒng)的豪車品牌BBA(寶馬,、奔馳、奧迪)大幅降價以應(yīng)對競爭,,部分燃油車型的折扣力度甚至達到六折,,但可能依然難改市場份額被蠶食的趨勢,。
回到賽力斯,華為護航的問界依然支撐著其千億市值,,但無法忽視的是,,目前鴻蒙智行合作伙伴除了賽力斯,還有奇瑞,、北汽,、江淮等,隨著越來越多的智選車產(chǎn)品即將問世,,華為勢必要逐步傾斜資源至新的產(chǎn)品,。例如作為華為和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的全資附屬公司)聯(lián)合打造的首款智選車型,享界S9已上架華為商城鴻蒙智行家族,,售價45-55萬元,,預(yù)計將于今年7-8月份上市。也因此在賽力斯最近跌停之際出現(xiàn)“賽力斯股民跑去北汽藍谷埋伏”的說法,,畢竟既然華為與賽力斯能創(chuàng)造神話,,北汽藍谷為何不能成為下一個賽力斯?
不過,,賽力斯自身也在悄悄排兵布陣,。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上海賽力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賽力斯汽車產(chǎn)品線總經(jīng)理周林,,注冊資本500萬元,由賽力斯集團旗下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從經(jīng)營范圍來看賽力斯將加碼在汽車零部件研發(fā)及智能化領(lǐng)域的布局——曾被諷“出賣靈魂”的賽力斯,,在肉身逐步健壯之后,可能正在開啟重塑自我之旅,。(財富中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