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博士后陳龍在經(jīng)歷半年田野調(diào)查,,親身做了半年外賣員后,發(fā)文批評資本所有人(以下簡稱資本)追逐利潤,,利用數(shù)字技術(shù)管控外賣騎手,,措施過于嚴厲,主張政府對此進行干預,。
對于這一觀點,,有署名“張是之”的作者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北大博士后的認知分裂》的網(wǎng)文,提出質(zhì)疑,,認為對外賣騎手的速度要求是消費者的內(nèi)在需求,,不是資本的利潤追逐導致的,因此反對政府干預,。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北大博士后的認知分裂》一文的說法多有偏頗,。
首先,,該文所舉的消費者對配送速度要求很高的外賣例子——熟食餐飲,只是外賣一種,,不是全部,。
其次,資本對外賣騎手速度的嚴格要求,,固然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但這與追逐利潤的目標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因為資本依靠取悅消費者盈利,。其實這是任何資本主義社會資本賺錢的邏輯,也的確是資本賺錢的正當性的一面——注意,,僅僅是“一面”,。
該文作者想說明,外賣平臺既然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實現(xiàn)了消費者和資本的雙贏,,那就是完全正當?shù)摹5@種認知是不正確,、至少是不完全的,。
第一,社會不是只有資本與消費者兩個利益群體,外賣騎手作為資本雇傭的勞動力,,也是一個利益群體,,他們的利益(包括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也應得到維護。不能僅僅因為前兩者的利益,,就對騎手進行無限壓榨,。不能將他們都變成卓別林著名電影《摩登時代》中那樣瘋狂運轉(zhuǎn)、神經(jīng)質(zhì)一樣的生產(chǎn)機器,。
第二,,人們還應考慮社會其他利益群體與這一問題的外溢效應:過于嚴厲的配送時間,導致騎手在大街小巷橫沖直撞,,嚴重威脅交通安全,,受影響的不止騎手自己與行人,也讓汽車駕駛?cè)四戭澬捏@,,這是很多人都有體會的,。
既然如此,對過于嚴厲的配送時間進行適當節(jié)制,,就有了必要性,。如果騎手能組成騎手工會,就可以為爭取自身利益與資本談判,,要求提高工資,、降低勞動強度、降低配送時間要求,。但目前在工會被嚴格管制的現(xiàn)實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騎手相對于資本是弱勢群體,,缺乏足夠的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考慮到這些,以及騎手對交通安全造成的巨大隱患這一社會外溢性,,政府適當干預,、限制過嚴的時間配送要求,就有了必要性,。
如果這篇文章的作者進一步追問“如果外賣服務不要求騎手的速度,,外賣到了消費者手里變涼了,消費者的權(quán)益如何保障,?”那他不妨去反問資本:“可否給外賣食品配備食品保溫設備,?滿足消費者需求來實現(xiàn)盈利,難道就只能依靠數(shù)字技術(shù)壓榨騎手來實現(xiàn)嗎,?就不能靠讓利,、設備投資來實現(xiàn)嗎,?”
實際上,這一現(xiàn)象涉及所有資本主義經(jīng)濟面臨的兩個常見問題:勞工權(quán)益的維護與社會外溢效應的控制,。國際社會通過一百多年來的發(fā)展進步,,已經(jīng)摸索出了解決方案。
這篇文章的作者最后嘲諷:“總體上,,只要你稍微具備一點經(jīng)濟學素養(yǎng),,甚至不需要知道什么奧派不奧派的(編者注:‘奧派’指奧地利經(jīng)濟學派,主張市場自主調(diào)節(jié)經(jīng)濟活動,,將政府干預降到最低),,用簡單的邏輯,就能看出北大博士后的論文實在很水,。相信自己,,不要被北大博士唬住了?!?/p>
看來該文作者是一位奧派擁躉,。但作者并未能想到以上幾點問題,只是依照“市場萬能”和“資本永遠正當有理”的簡單邏輯思考,,沒能看到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這一百多年來在節(jié)制資本,、提高勞動者權(quán)益、抑制負面外部性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
文章作者看問題過于片面,,邏輯思維簡陋,認為“右的就是好的”,,卻沒看到西方“左派”理論的合理性,也沒意識到西方進步的本質(zhì),,就在于資本向勞動者做了妥協(xié),,“右派”向“左派”做了妥協(xié),如果堅持“不妥協(xié)”,,可能會造成威脅社會安定的嚴重隱患,。
從資本所有者角度看,一代坐擁資本,,不一定世世代代坐擁資本,。從消費者角度看,大多數(shù)消費者本身也是另一個崗位的勞工,。資本所有者與消費者,,對于外賣騎手都應抱有適當?shù)耐硇模呐轮皇菫榱俗约旱某鲂邪踩?。(財富中文網(wǎng))
余智,,經(jīng)濟學者,。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博士、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經(jīng)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jīng)濟與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