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效的本地化策略”
問:你們如何為客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
答:阿爾斯通在所有國家的策略是:接近客戶,,實現本地化。首先,,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我們一直在努力研發(fā)最先進,、最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其次,向客戶交付產品需要越來越快,,本地化的生產與制造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不僅僅在生產產品方面,,而且在項目實施或者售后服務方面,,本地化的項目團隊顯然更有創(chuàng)新力、更加高效和靈活,。
????比如,,我們和通號集團的合資公司卡斯柯信號公司從去年至今已經中標8個地鐵信號系統。我們在上海漕河涇浦江高科技園區(qū)投資了特高壓技術中心,,這是集特高壓交流(UHVAC),、特高壓直流(UHVDC)輸電設備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高級研發(fā)和測試中心。投資額為4,700萬歐元的技術中心,,將致力于幫助未來電網需求的構思及其解決方案的開發(fā),。設計可容納超大型電力設備,同時配備了超高壓試驗大廳和研發(fā)平臺,,如科學仿真工具,、人工氣候室、溫升測試實驗室,、材料測試試驗室,,等等。這個研發(fā)中心是發(fā)展阿爾斯通電網業(yè)務的關鍵戰(zhàn)略舉措,,讓我們具備強大的本地化研發(fā)能力及綜合性的檢測設施,,不僅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且為中國建立“強大智能電網”的計劃貢獻研發(fā)力量,。
問:這些項目很多都與政府有關系,?如何贏得他們的訂單?
答:我們與中國的政府和商業(yè)伙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長期合作關系,,阿爾斯通提供先進的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正是因為本地的團隊(無論是基層員工還是高層管理者)長期在激烈的競爭中為客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阿爾斯通表現出了卓越的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確保我們不斷贏得新訂單。
????伴隨中國基礎設施市場的蓬勃發(fā)展,,涌現了不少優(yōu)秀的國內競爭對手,。如何面對新一輪的競爭,是我們共同的課題,。最佳的方法是以合作為基礎,,以阿爾斯通的技術和經驗為后盾,,與這些優(yōu)秀的國內制造商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深入合作。最好的例子是阿爾斯通與上海電氣集團簽署的一項重要的合作意向書,,雙方將通過合并各自的電廠鍋爐業(yè)務建立新的公司,,各占50%股權?;ダ献魇勤厔?,阿爾斯通將繼續(xù)深化這種合作模式,直面挑戰(zhàn),。
問:對于未來二,、三線城市的地鐵發(fā)展,你們的規(guī)劃是什么,?
答:中國的地鐵市場增長位居全球第一,,大約每年會建造15~20條地鐵線,而且未來增長潛力巨大,。中國大約有200個城市的人口規(guī)模在100萬以上,,而在歐洲這樣的城市可能只有20個,這為發(fā)展地鐵業(yè)務帶來了機會,。我們正通過合資公司,、合作建廠等方式,尋找當地的合作伙伴,,推進本地化的進程,。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研發(fā)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很多城市有建設有軌電車的意向,,我們在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業(yè)務。
問:天津工廠是阿爾斯通在中國的第一個綠色工廠,,這個投資決定是如何作出的,?
答:這是我由衷為之驕傲的一個項目。四年前,,我們決定在天津投資10億元建立綠色工廠,,希望能夠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建立一家面向未來的工廠。水電是未來中國能源市場發(fā)展的核心,,這反映了阿爾斯通長期的投資策略,,利用現代化的生產設施、更高效和環(huán)保的生產方式,,投資于中國市場,,服務中國市場的現代化,同時出口并且服務阿爾斯通的全球客戶。天津的水電工廠是阿爾斯通在中國的第一家綠色制造基地,,包括使用雙層隔離保溫材料、熱量回收系統,、節(jié)能43%的地熱冷暖系統,、雨水回收系統,以及為整個工廠的供熱,、制冷,、照明和通風設備供電的太陽能光伏板等。此外,,新廠還將包括一個全球水電研發(fā)基地,,阿爾斯通將在此開展研發(fā)活動、測試為客戶開發(fā)的水輪機設備,,這將是阿爾斯通水電的第三家全球研發(fā)基地,。
問:如何把握“十二五”規(guī)劃帶給阿爾斯通的機遇?
答:十二五規(guī)劃將幫助我們從長期的角度來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我堅信,阿爾斯通具備直面挑戰(zhàn)的能力,。我們的成功源于專業(yè)的技能,、創(chuàng)新的能力、工程設計實施,,以及對服務和維護的深入了解,,也源于我們堅定不移的本地化決心。阿爾斯通將一如既往地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伙伴共創(chuàng)佳績,。
????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我們不僅在軌道交通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在輸電(包括智能電網)方面也具有卓越的解決方案,,同時在發(fā)電領域擁有包括風能、太陽能和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在內的多項獨特產品,,為新電站和既有電站升級改造提供服務,。
問:如何讓法國總部接受業(yè)務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qū)的局面?
答:與總部的同事溝通,,解釋市場重心的轉移絕不等同于裁員或者關閉工廠等,,而是力求做到中國的本地化,創(chuàng)造機會和新的工作崗位,,這樣就可以更接近客戶,,更好地理解客戶和當地的需求。
問:您管理的中國和印度都是亞太地區(qū)的高增長市場,生意的模式有什么不同,?
答:印度人講英語,,溝通會更加方便。其次,,過去十年中,,中國基本設施的投資力度更大,城市發(fā)展更快,。第三,,印度也會成為阿爾斯通下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采用了和中國相似的策略,,比如建設新工廠,、實現本地化等。當然,,我們會分別制定出適合中國和印度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