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景區(qū)如何告別“千街一面”
2020-12-27 17:00
小號
默認
大號
有專家認為,,相關制度不完善也是導致“山寨”文物頻出的原因之一,。一些“山寨”文物以影視城,、旅游項目甚至辦公樓等名目仿建,,從而回避了《文物復制拓印管理辦法》中提出的復制,、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xù)的規(guī)定,。 | 相關閱讀(工人日報)
43

峰婆婆
Plain living high thinking
盲目追風,缺少文化素養(yǎng)根基的粗制濫造,,以基建投入為目的“偽景區(qū)”建設.....中國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心智也在慢慢提升,,未來這種景區(qū)將會面臨巨大挑戰(zhàn),,正如偽劣產品會自動浮出水面消費者終將拋棄這些假冒者。
49

Jocelyon
仿古街為什么會千街一面,,甚至粗制濫造,?背后主要還是企業(yè)需要快速收回成本的考量。盈利跟文化在大部分商人面前,,前者才是動力,。
經歷了83個王朝的中國從來不缺乏文化亮點。但是文化作為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跟商業(yè)街的快錢模式天然背離,。一個對文化充滿敬畏的開發(fā)商至少前期需要考量主題的大眾接受度,請相關的歷史,、建筑,、社會等專家做顧問,然后把書本上的東西藍圖化,,復刻出歷史面貌,,之后針對性的選擇商戶。策劃時間長,、花費高,、最終收效也還是一種冒險。而山寨就不一樣了,,照抄起來時間短收效快,。
此外,要發(fā)展高質量的仿古街,,僅依靠開發(fā)商的自覺還不夠。政府也應該考慮其自身的文化責任去做嚴肅的項目審批,,保護企業(yè)的IP成果,,給文旅企業(yè)靜下心來做文化以支持。
13

張程
證券投資行家
其實每個地方都注定有自己的特色,,沒有必要刻意舍近求遠,,根植當地的文化基因,將本土沒有挖掘的歷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打造,,就是一條適合自己的良方,。比如南方的很多特色小鎮(zhèn),把當地的主打產品作為當地名片,,盡管名氣暫時還不大,,也著實吸引力不少在一線城市審美疲勞的都市人光臨,。
現在節(jié)假日出游不僅面臨人擠人的景象,就連景色都非常類似,,每個地方都想把世界八大奇跡移植到本地,但山寨版看上去不倫不類,甚至還跟當地風土人情無法融合,,以至于背上浪費公共資源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