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第四大IPO來了!農業(yè)巨頭先正達成功過會,擬募資650億

財寶
此次成功的IPO是對先正達公司穩(wěn)定發(fā)展和健康財務狀況的肯定,。它將有助于公司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通過IPO,,先正達可以籌集更多資金,用于研發(fā),、市場擴展,,以及可能的并購活動。這將有助于公司的長期發(fā)展和業(yè)務擴張,。IPO后先正達的股東將有更多機會獲取收益,,包括股價上漲帶來的資本收益,以及可能的股息回報,,這能夠激勵早期投資者和員工,。
朱霄
上周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IPO獲批通過,等待報送中國證監(jiān)會履行注冊程序,,距離滬市主板上市已經不遠,。其擬募資達650億元之巨,是繼2010年農業(yè)銀行(募資685.29億元)上市后A股最大的IPO募資項目,也是A股史上第四大IPO(前三為農業(yè)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在年內略顯清涼的市場環(huán)境中,,猶如巨象入靜潭。
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一家中國公司,,但也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跨國公司,,其在全球有423家子公司,在中國的營收占比為26.07%,,核心資產包括由海外并購而來的瑞士先正達,、以色列安道麥等公司,64歲的美國人Fyrwald目前擔任集團及瑞士先正達的首席執(zhí)行官,。
先正達集團主營業(yè)務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yǎng)產品的研發(fā),、生產與銷售,,2021年先正達在全球植保行業(yè)排名第一、種子行業(yè)排名第三,。特別是種業(yè),,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系統(tǒng)重要性不亞于大熱的芯片,國內發(fā)展程度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也不小,,近年來中央頻繁提及“打好種業(yè)翻身仗”,,建立健全商業(yè)化育種體系、生物技術育種將是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如今拜耳作物科學,、科迪華是全球種子市場上的雙寡頭,二者合計占有了約一半的市場份額和大部分核心專利技術,,而2017年被國資并購的瑞士先正達就位居第三,。
但2017年收購瑞士先正達的對價高達430億美元,遺留的壓力至今尚未完全緩解,。一方面是溢價收購帶來的巨額商譽(按照會計準則,,購買方支付的合并價款超過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部分被確認為商譽),彼時收購對價中55.12%都形成了商譽,,且尚未計提減值,,截至2022年末該部分商譽仍達1712.49億元;倘若后續(xù)發(fā)生商譽減值,,可能對先正達集團未來的財務表現(xiàn)構成風險隱患,,也是此次IPO審核階段上交所提出的主要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則是債務壓力,當年收購資金主要來自中國銀行,、興業(yè)銀行,、中信銀行、摩根士丹利,、匯豐銀行等境內外金融機構的融資,,目前仍有約159.5億美元的收購債務本金待還,此次IPO募集資金用途中就有195億元擬用于償還該部分長期債務,。
先正達集團IPO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0%,,650億元的擬募資金額對應總市值約為3250億元,而按照2022年76.85億元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進行粗糙測算,,對應的靜態(tài)市盈率約為42.29倍,。
A股在今年步入全面注冊制時代,先正達IPO正是“健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chuàng)新的制度機制”,、“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yè)融資”的又一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