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浦東新區(qū)均為封控區(qū)或管控區(qū),,暫無防范區(qū)

吳思佳
關于無癥狀感染者居家隔離,,有幾個問題待明確:有條件是什么條件(比如是否需要是獨棟別墅)?對一般住宅,,上下左右鄰居同意嗎,?如何防止居家隔離者期間私自外出?是不是要有專門的防疫人員(志愿者)幫其送生活物資和收走生活垃圾(社會成本可能更高),?上述問題如果捋清楚了,,就應該支持。

默川忘歸
人在浦西,,但同算是封控狀態(tài),,比起浦東人民也沒有好過到哪里去。本次上海疫情造出不少新詞,,比如前兩天反復提及的“全域靜態(tài)”,,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正式實施的管控區(qū)、防范區(qū),,我相信大多數(shù)生活在上海的市民無論看到新增的數(shù)字(遲滯了幾天的數(shù)據(jù)),,還是每天不知向哪個方向變動的管控措施,估計都是兩眼一黑的狀態(tài),。
另外,,這樣的劃分原本對標的是上海一貫奉行的“精準防控”的策略,但是在原本就難以追上奧密克戎腳步的劣勢下,這樣的劃分是否還有其意義,?或許相比管控措施,、風險等級,在鋪蓋大范圍檢測時更需要劃分的是“難度等級”——哪怕在封控區(qū)內,,高危人群的情況也應視實際情況而定,,醫(yī)務人員也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應該用在刀刃上,。同時祝愿“防范區(qū)”內,,早日有更多成員入席。

犀利冰渣
人在浦東,,配合疫情防控,,大家義不容辭。應防控需求,,需要繼續(xù)居家,,沒有問題。同時,,因為防控的需要,,政策變化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各種政策之下,,如何保障各區(qū)各人的物資供應,如何達到真正的信息透明,,讓民眾有安全感,,非常重要

蘭香
一位朋友說:首先我主張科學,如果確診,,輕癥居家自愈,,重癥需入院救治。但,,這次上海疫情,,我也看到社區(qū)治理的各種不可控,人群結構復雜,,人群素質參差不齊,,對防疫信息理解差異巨大。說人話就是過去兩年事實和輿論都給大部分人造成了新冠很嚇人的直接印象,,不是所有人都會與日俱進的了解現(xiàn)在國外或者科學的數(shù)據(jù),,不是所有人都能認知到科學。所以,,更需要國家治理心態(tài)的開放,,醫(yī)療科學專家的思想爭辯,讓普羅大眾看到真實的科學,,看到防疫的常態(tài)化,。

不再猶豫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是不給你們解封,是你們自己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