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高管評《外國公司問責法》公布首批臨時被識別名單
王衍行
如何看待在美上市中概股:識時務者的三大標志:
標志一,,不秉持亂云飛渡仍從容,。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迫使中國公司退出美國交易所的進一步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了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以來在美上市中概股的最嚴重跌幅,。上述大跌態(tài)勢令中概股本就舉步維艱的日子越發(fā)雪上加霜,,其中一些股票在過去六個月里已經下跌40%甚至更多。這些股票已經受到中國一系列監(jiān)管行動的深刻沖擊,,并陷入了通脹上升,、俄烏戰(zhàn)爭、美國加息前景等引發(fā)的更廣泛市場不安情緒之中,。在這樣嚴峻的市場面前,,誰還會相信“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
標志二,,不相信“身在最高層”。一條流傳比較久的重要消息是:中美雙方監(jiān)管機構就審計監(jiān)管合作的對話和磋商進展“比較順利”,,雙方都展示了愿意解決問題的誠意,,有望盡快達成共識?!斑_成共識”已經是長時間懸而未決的問題,,相關股票行情只能使投資者確信,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俗話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境界,,投資者要做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定的條件之下,,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鼠目寸光”般的專注肯定要好于迷信“大假空”的口號,。
標志三,,不堅信“風物長宜放眼量”。在極端的市場環(huán)境之下,,眼前的投資得失往往會決定投資者的生與死,,即使眼前的一片浮云,也完全可以遮蔽住前進的方向,,看不到歸途,,看不到未來。現實問題是,,這次在美上市中概股雪崩式大跌,,必將導致一些投資者傾家蕩產。前車之鑒是,,2021年3月的血洗中概股,,在騰訊音樂、愛奇藝,、唯品會,、百度、跟誰學等中概股的暴跌中,,比爾黃(Bill Hwang)管理的家族投資基金Archegos爆倉,,不但使其血本無歸,還由于爆倉欠了數百億美元債務,。至于,,那種“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情懷,可能不適合廣大的投資者,,由于,,他們捫心自問的首要問題是,我還活著嗎,?我為何要聽那些“飽漢不知餓漢饑”的教條,?
總之,要想在云詭波譎的股票市場求生存,必須做識時務者,,盡管這很難,,但別無選擇。
蘭香
中金此時出來在經濟日報說這個話,,應該是中美金融機構(包括投行和投資機構)都有對各自政府施壓或者是諫言盡快推動此事解決,,因為中金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行,有一定象征意義,。但與人民日報相比,,經濟日報的份量肯定還是弱了一點,所以這篇文章能對市場產生多大的提振作用,,從今天港股科技股繼續(xù)大跌也可見一斑,。
對投資中概股而深套的投資者來說,現在確實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也到了真正考驗我們對很多事情信仰的時候———在我看來,,最基本的一個信仰考驗是,你相信這個世界會更好而不是更糟嗎,?
所有原本堅不可破的都正在煙消云散,,而我們懸浮在半空中。
東木
很顯然,,“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中金高管文章是寫給國內投資者看的,,中金作為國內頂級投行,,此時發(fā)生,,也算是聲援“中概股”,真希望這樣的內容可以翻譯成英文,,也給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發(fā)聲,。大家都知道,“中概股”的出現是中國企業(yè)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產物,,也代表了中國開放的姿態(tài),。然而,我們可以“風物長宜放遠量”,,對面的美國市場答應么,?
中概股大跌的原因,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美國證監(jiān)會,,連夜宣布一句“外國公司問責法”,向中國在美國的上市公司發(fā)動突然襲擊,。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面臨退市風險,。不想退市,就必須將公司的用戶數等所有機密數據,交給美國證監(jiān)會審查,,那不就都走了滴滴的老路,?肯定行不通。
這兩天看中概股表現,,就知道負面影響很大,。中概股的這些企業(yè)都是國內優(yōu)質頭部企業(yè),代表著中國企業(yè)經營的前沿水平,,然而這些企業(yè)現在夾在中間,,一邊是國內的合規(guī),一邊是美國的規(guī)定,。中金的高管可以很大度的“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這些企業(yè)是否可以有耐心和時間去等待“浮云”散去呢。
溫和的強硬派
從2020年的HFCAA到最近五家中資上市公司被納入臨時被識別名單,,這些變化并不出人意料,,作為全球增長最強最大的兩極,在經濟政治等不同領域出現意識分歧,,這是雙方力量變化的自然反應而已,,我們無需感到驚訝或郁悶。
而從俄烏沖突背后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主流意識對于自己利益的維護已經超出了其過去強調的許多共識,,諸如體育無關政治、中立國應有的立場等等,,這些新變化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傳統”被打破,如何在新的弱肉強食的國際環(huán)境中贏得自己的地位,,都是我們需要重新規(guī)劃的,。
事實上,對于這些預料之中的變化,,我們也早有應對,,去年底香港聯交所就已經明確在2022年1月1日接受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申請,作為一種流行于美股的上市新通路,,SPAC相比于境內的借殼具有流程簡便,、準入門檻低等諸多優(yōu)勢。從某種意義上講,,聯交所的SPAC計劃,,本身就隱含了在美國上市中概股的回流預期。更有意思的是,,在最近9家上市的SPAC背后,,我們能夠看到許多境內大金融機構在積極響應,招商銀行旗下招銀國際發(fā)起設立的ACC引入注目。
從歷史的大趨勢看,,美國SEC的許多決定其實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對于短期全球金融和經濟的融合不可避免會帶來負面沖擊,甚至許多人在擔心“孤立主義”是否會卷土重來,。但如果我們可以正確認知這些變化并做好自己的應對,,對于我們自身金融能力的建設,反而是最好不過的事情,,“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不僅是一句俗語,,也將成為未來我們處理國際關系的最堅強底氣與后盾。與其把經濟和金融的發(fā)展建立在別家的“恩典”下,,自己牢牢把握住發(fā)展的命脈,,才是一個大國長治久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