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視暴雪CEO將在收購完成后離任,,并獲約3.9億美元

陸新之
暴雪被稱為游戲界最官僚的公司,。它雖然有30多年的光輝歷史,,但是這幾年已經是怨聲載道。尤其是暴雪的老玩家們覺得他們在吃老本,,在不斷的消耗老玩家們的熱情,,一次又一次讓大家失望。
事實上,,所有暴雪經典產品的主要創(chuàng)作人幾乎都已經離開了暴雪,。包括這家公司最早的創(chuàng)始人,,在前幾年也是因為暴雪在被動視收購之后,他到了收購約定的CEO再任職5年的時間,,也就很快被(資本)請出了他奮斗了27年的公司,。正因為動視暴雪內部非常動蕩,企業(yè)文化飽受質疑,,多任高管,、資深員工項目負責人離職,現(xiàn)任CEO被投訴,,包括幾百宗公司內部性騷擾投訴等等狗血事件,。這可能讓動視暴雪的持股人、尤其是大資本想盡快脫手(實際上也肯定是這樣,,才會促成全現(xiàn)金的收購),。所以這就像我們說的一句老話:活成了他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就是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典型案例,。
游戲是個創(chuàng)意產業(yè),,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需要不斷的突破,。但是暴雪在資本的控制下,,而且在大資本的保守平庸的文化下面,它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它不斷地推出這些升級版、優(yōu)化版,。來來去去就是想賺最保守的錢,,想賺最安全的錢,而且想了很多辦法,,盡量去獲取這些收益,。暴雪也掉進了這個模式——被大公司而非創(chuàng)始人控制,以利潤為導向,,拋棄創(chuàng)新,,這就跟游戲玩家對他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求變的期待產生了比較大的反差,。就像坊間常說的:一個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公司,做不出新東西,,那它就跟偉大沒有關系了,。遲早一步步走向衰亡。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一次大交易未嘗不是對暴雪的一次機會,,既然已經做成這樣,,不如換一個莊家從頭再來,就看它能不能在元宇宙這個新語境下搞出一點新花樣,。

吳思佳
毀譽參半的暴雪CEO鮑比·科蒂克,,一直因為其薪酬的問題而備受爭議,,之前公司迫于維權投資者壓力,推遲了對其1.55億美元薪酬方案的投票,,但最終贏得了支持,。這次促成了微軟對暴雪的巨額收購,雖然這個收購對暴雪未來影響幾何,,如今還不好說,,業(yè)內對微軟收購的企業(yè)前景頗不看好的大有人在,不過對于鮑比自己來講,,這比交易還是很劃算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公司搞得一團糟之后還能拿著3.889億美元的巨款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