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或?qū)⑸a(chǎn)手機,將在武漢,、上海等地設置辦公地

楊波
1,、都說智能汽車是“帶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包括小米在內(nèi)的手機廠商,都紛紛進軍汽車行業(yè),,想要在汽車業(yè)的“新四化”運動中分一杯羹,,但是近期的市場傳聞稱,吉利汽車要進軍手機行業(yè),,而且傳聞里面還有鼻子有眼,,難道吉利真要反其道而行之?
2,、在9月25日剛剛公布的2021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榜單中,,吉利汽車以3256億元的營收排行第11位,雖然較上一年下跌了一位,,但是依然是民營汽車企業(yè)中的老大,其營收規(guī)模是“當紅炸子雞”比亞迪的兩倍,,但是上市公司市值上,,比亞迪是吉利的四倍。
3,、如果要進軍手機產(chǎn)業(yè),,比亞迪肯定比吉利更加有資格,畢竟比亞迪最初就是代工起家的,,現(xiàn)在的比亞迪電子和比亞迪電池也做得有聲有色,,結果王傳福沒有去造手機,李書福反而要步董小姐的后塵,,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4、就像雷軍造車喊了大半年,,目前最大的進展也就是在北京亦莊成立了一家公司,,連最終造車落地在哪里都還沒有確定,雖然在分析師眼中,,今年的智能汽車就是十年前的智能手機,,但是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放在跨界中必然不假,,吉利要做手機不是不可以,,而是做了賣給誰,?
5、買車送手機,,這個事情蘋果做當然沒問題,,小米做也還不錯,但是吉利來做,,似乎就有點感覺讓人詫異了,。可以假想一下,,作為吉利手機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這款手機肯定只能選擇安卓系統(tǒng),在國產(chǎn)安卓手機已經(jīng)非常完善的情況下,,吉利的安卓手機能有什么賣點呢,?何況安卓是一個開源系統(tǒng),如果吉利試圖將手機與車載系統(tǒng)一體化,,形成一個吉利生態(tài)閉環(huán),,但是這件事只需要找個現(xiàn)成的手機合作伙伴就行了,無論是OPPO,、vivo,,甚至是榮耀和華為,應該都不會拒絕這個要求,,來個定制版即可,,為啥要自己親自下場呢?
6,、吉利年初就和百度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打造自動駕駛汽車,這就說明吉利本身并不拒絕跟外部企業(yè)合作,,如果說自動駕駛技術是未來十年汽車廠商的核心競爭力,,吉利都可以持開放的態(tài)度,那么手機要自己下場去做,,就更加不符合邏輯了,,既沒有必要,也不現(xiàn)實,,即使是真的把手機造出來了,,跟董小姐代言的格力手機,應該也是一樣的自娛自樂,。
7,、過去幾年吉利通過出海并購,李書??梢哉f是在民營汽車中搶了一個很好的站位,,這說明吉利最擅長的是“蛇吞象”的并購邏輯,,而非像比亞迪那樣構筑一個上中下游的閉環(huán)產(chǎn)業(yè)鏈。
8,、資本市場之所以對于吉利和比亞迪給予兩種完全不同的估值,,就是因為機構投資人將比亞迪視作是智能汽車行業(yè)的三星,對于產(chǎn)業(yè)鏈有極強的控制力,,不需要受制于人,。而吉利更多的是品牌并購的資本運作,對于產(chǎn)業(yè)鏈的把控力,,就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而選擇造手機,顯然不會讓機構投資人對吉利另眼相看,。
9,、個人猜測,吉利造手機的消息,,可能只是飯桌上的“玩笑話”,,可信度不高,對于吉利來說,,根本沒有造手機的必要性,,對于吉利的產(chǎn)業(yè)鏈布局,更沒有任何互補性,,參考此前吉利投資德國飛行汽車廠商Volocopter的消息,,至少飛行汽車的前景都比手機行業(yè)更靠譜一些。對于“汽車狂人”李書福來說,,應該也是如此吧。

Kessy Shan
不承認也不否認,,大概是手機正在初期研發(fā)階段,。我看到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了許多“雷軍造車,李書福造手機”的解讀,,其實不太準確,。按照小米目前的進度來看,小米牌汽車落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這位是鼓足了心氣要進入智能汽車行業(yè),。但是吉利只是傳出個風,而且在我看來,,這很有可能只是一個類似汽車附件的功能——比如串聯(lián)汽車上的功能交互,,實時監(jiān)測車內(nèi)數(shù)據(jù)等等,完成一些控制面板和一般智能手機無法完成的事情?,F(xiàn)在就把它當成“進軍智能手機,,對抗小米”,,還為時太早。
但是,,這事仍然表明,,吉利在智能化方面又邁進了一步。智能手機的芯片比汽車芯片從技術上來講要復雜,,而完成手機-汽車生態(tài)鏈的串聯(lián),,則需要更高要求的頂層設計。在這些領域,,吉利這一傳統(tǒng)車企正在竭力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