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63售價600元,,眼鏡為何這么暴利?
2021-07-04 17:00
小號
默認(rèn)
大號
由于近視人數(shù)越來越多,,我國眼鏡市場規(guī)??焖僭鲩L,,預(yù)計到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一副成鏡的成本只有幾十元,,卻往往能以十倍價格賣出,。從廠家到零售商,各層賺取的毛利率都很高,,但由于消費(fèi)頻次低,、成本高,零售商最終賺到的錢并不多,。 | 相關(guān)閱讀(36氪)
48

尋白羽
金融從業(yè)者,,咖啡控
對于購買頻率極低的眼鏡來說,與其說我們買的是一種商品,,不如說我們買的是“近視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wù),。試想如果我們自己去驗光,再單獨(dú)去購買鏡片和鏡架,,再單獨(dú)找加工服務(wù),,那么最終我們支付的錢可能會少很多,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卻很高,。
即使我們早就知道眼鏡的制造成本和消費(fèi)者的付出有著巨大的差別,,但我們卻不應(yīng)該說這是一個“暴利”的行業(yè),因為無論是鏡片和鏡架的生產(chǎn)企業(yè),,還是直接面對消費(fèi)者的眼鏡店,,他們的利潤率都并不高。
消費(fèi)者似乎也無從選擇,,這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就是這個定價,,我們享受的正是這個價格下便利的服務(wù)。如果不怕假冒偽劣,,自己有火眼金睛,,可以去潘家園,如果不差錢,,大牌眼鏡店自然是最放心的選擇,。這就如同我們明知滿大街的奶茶成本也極其低廉,但我們都無法抗拒隨時買一杯就能喝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