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代工iPhone 13,,而富士康干啥去了,?

坤祚
A股有四十多家公司的飯碗,,被蘋果給端著,而立訊精密是蘋果產業(yè)鏈公司的龍頭,,名曰“果鏈一哥”,。
立訊代工iPhone 13的消息,很多人又聯(lián)想到“學會徒弟,,餓死師傅”,。立訊老板王來春,初中畢業(yè)后成為郭臺銘在大陸第一家工廠的第一批流水線女工,,她后來從富士康離職,,與兄長一起創(chuàng)業(yè),上市后成為A股明星公司,,身家超過郭臺銘,、成為中國名列前茅的女富豪。
徒弟的確是長大了,,但師傅不至于餓死,。立訊此次拿下的iPhone13訂單,在千萬臺級別,,外界預測iPhone13最終的出貨量在2億臺左右,,也就是說立訊只拿下了零頭,大訂單仍然在富士康手上,。
另外,,忍不住吐槽下,,徒弟近年“躥”得飛快,也許與師傅晚年的“不著調”有關,。郭臺銘前一段兒競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妄圖抱緊川普大腿以獲美國支持,他表態(tài)要在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立富士康工廠,。當時,,川普激動地摟著郭臺銘說:這個項目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現(xiàn)在呢,?川普競選失敗,,郭臺銘也放棄競選,富士康美國工廠的投資計劃從100億美元變成了6億,,承諾工作崗位削減去了九成,,并且威斯康辛州的市民還走上街頭,威脅政府不要補貼“血汗工廠”,,拒絕去富士康工作,。
與前幾年頻發(fā)員工跳樓事件相比,近幾年富士康在大陸看似風平浪靜,,但實際上郭臺銘一直在搞“產能轉移”的小動作,,至少從國內遷出了八條生產線。本以為人工更便宜,、更容易招工,,富士康相繼在越南、印度建工廠,,結果呢,? 因為疫情原因,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工廠,,今年上半年幾乎都處于停擺狀態(tài),。
郭臺銘早前說“在大陸開廠是賞飯吃”,惹了眾怒,。實際上,,富士康既高度依賴蘋果“喂”訂單,也高度依賴中國完備的電子元器件供應鏈,。就連“金主”蘋果,,在生產和銷售兩側,也不能奢談把主場撤離中國,。
對于立訊來說,,當下當然是搶占份額的時機。近兩三年內,,它有望超越臺資企業(yè)和碩,、緯創(chuàng),,成為排名第二的蘋果組裝工廠。三五年內,,超過富士康也存在可能,。看到有分析說,,喬布斯,、郭臺銘兩人很對路,所以富士康之前一家獨大,;但庫克沒打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有意平衡蘋果的供應商,所以不再獨寵富士康,,從他和王春來相談甚歡的畫面里也能看出來,。
有傳聞,,為了打壓立訊,,富士康內部成立了“防訊辦”,而立訊內部也成立了相應的對抗機構,,叫“抗鴻辦”,。另一種信息又是,王春來早年創(chuàng)辦立訊,,得到了郭臺銘的支持,,不僅給了大量訂單,郭臺銘兄弟郭臺強還給立訊投了四千萬的天使投資,。
所以,,令人好奇,鴻海精密和立訊精密,,究竟是反目成仇的競爭對手,,還是達成默契的合作伙伴?可以預料一下,,圍繞蘋果的“代工廠”一哥之爭,,后面或許還有大瓜。

晨曦
富士康曾經是代工廠中的“戰(zhàn)斗機”,,一是因為其從人數(shù)和貨量上都非常龐大,,二是其代工的產品都有較高的附加值,特別是像蘋果這樣的產品,。
最近些年,,代工行業(y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和碩,、立訊等企業(yè)紛紛后來居上,,不僅是因為富士康的用工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而且這些代工廠在某一項蘋果產品生產上,都具備了非常強的比較優(yōu)勢,;而蘋果的一些新產品,,對生產加工的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依賴新的代工廠以更廉價的成本來組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