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人交相感應——天與人之五
《財富》(中文版)-- 前面的專欄說過,,儒家的“天人合一”實為人與義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雖然“天”被賦予了人倫道德的內(nèi)涵,,但還沒有主宰人間吉兇賞罰的含義,。到了漢代的董仲舒,在當時陰陽五行學說的濃厚氛圍下,,提出天有意志,、有主宰人間吉兇的屬性,。人的一切言行都應當遵循“天”意,,凡有不合天意而異常者,則“天出災害以譴告之”(《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董仲舒認為,,天與人交相感應,,所以人的道德或不道德都會從天那里得到賞或罰。天人感應之說,,起源自《尚書·周書·洪范》,。依照舊說,公元前十二世紀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貴族箕子問治國的“大法”,,箕子講了一番道理,并說自己的思想是由禹而來,,稱為“洪范”,。《漢書·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苯袢苏J為《洪范》是戰(zhàn)國后期或春秋作品。
《洪范》說:“庶征:曰雨,,曰陽,,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兇,,一極無兇,。曰休征:曰肅,時雨若,;曰葽,,時陽若;曰債,,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圣,,時風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陽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風若?!?/p>
所謂“庶征”就是各種征兆,。這些征兆是:雨、陽光,、熱,、寒、風,。它們都必須及時(符合自然界氣候變化的時序性),。此五者如果按照正常秩序來得充足,各種植物就會茂盛而豐饒,。其中任何一種,,如果極多,或者極少,,就會造成災害,。君主行為的美好征兆是:君主恭謹,雨水就會按時降下來,;君主有條理,,陽光就會及時灑下來;君主有智慧,,及時的溫暖就會出現(xiàn),;君主有謀慮,及時的寒冷就會出現(xiàn),;君主圣明,,就會及時刮風。不吉的征兆則是:君主狂妄,,大雨就會連綿不停,;君主越禮,天氣就會久旱不雨,;君主逸樂,,天氣就會經(jīng)常炎熱,;君主急躁,天氣就會經(jīng)常寒冷,;君主愚昧,,大風就會刮個不停,。這里的意思是說,,君主的施政態(tài)度能夠影響天氣的變化。
本來是自然現(xiàn)象的雨,、穤,、燠、寒,、風,,變成了天顯示其意志,對人間善惡行為進行獎懲的“庶征”,,“休征”“咎征”即是“天人感應”理論思想的基礎(chǔ),。《漢書·五行志》曰:“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干》《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p>
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如果君主具有美德懿行,則上天普降吉祥,;若君主失德惡行,,則上天施以災殃。君主統(tǒng)御萬邦,,根本在于代天撫育百姓,,名曰“天子”,必然具有天德,。天人感應學說是董仲舒提出的一套君權(quán)神授理論,,成為當時君主獲得統(tǒng)治合法性的一個依據(jù),同時也是儒生集團制衡君主的一個思想工具,。
從天人相副說出發(fā),,董仲舒還提出了“性三品”說,。他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與“斗筲之性”,?!笆ト酥浴迸c“斗筲之性”沒有辦法改變,唯“中民之性”可以教化而為善(《春秋繁露·實性》),?!敖袢f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保ā洞呵锓甭丁ど畈烀枴罚┮驗槿f民的性,,有待外加的教育才能向善,所以善應該屬于教育的范疇,,而不當屬于性的范疇,。這里非常清楚,董仲舒既不是性善論,,也不是性惡論,,而是性陰陽論,他是重“教”的,。他又比喻說:“性如繭如卵,,卵待覆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此種人性論與孔子所謂“上智與下愚不移”非常接近,,孔子認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者才是不可改變的。
進一步,,董仲舒以天人相副為根據(jù),,提出“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醯乐V,,可求于天?!保ā洞呵锓甭丁せx》)綱常倫理紊亂,,陰陽五行也必失去它的運行法則,從而引起天下大亂,。所以說臣忠,、子孝,,“明尊卑,、異貴賤”都是上天的旨意,因為“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春秋繁露·順命》),。這些都當然鞏固了君主集權(quán)。
然而,,與此同時,,董仲舒也指出了天的權(quán)威是高于君主的,君主雖居于萬人之上,,但也要尊天敬天,,受天約束。這是因為,,君主只是天在人間的代理人,,天對其有絕對的制約權(quán)。
一方面,,董仲舒強調(diào)君權(quán)至上和等級原則,,另一方面,他又主張以天制約君主,,這可以說是儒家學說成熟的表現(xiàn),,因其致力于提高統(tǒng)治者的政治適應能力。
當新天子誕生或好天子出現(xiàn)時,,天會顯現(xiàn)龍鳳麒麟等想象中的動物祥瑞來表示嘉許,。而當天子背離王道施行惡政時,,天就會以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示警,,進而予以懲戒,。這就是董仲舒的“天譴說”和“災異說”,當此之際,,皇帝必須發(fā)表“罪己詔”,,自稱無才無德,要采取措施彌補過失,?!皣覍⒂惺У乐當。炷讼瘸鰹暮σ宰l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p>
事實上,董仲舒是按照人的樣子來想象天,,而不認為天根據(jù)自身的樣子創(chuàng)造了人,。因此在他的理論中,天事實上是人的副本,,而不是人是天的副本,。(財富中文網(wǎng))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學教授,聯(lián)系方式:yhu@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