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令世界清醒
????9/11發(fā)生的時候,,我正在紐約讀研究生。學(xué)??拷D下城,,大劫發(fā)生后停課兩天,,第三天返校,發(fā)現(xiàn)校園近旁已經(jīng)搭起了一個臨時的“尋人中心”,,路邊擠滿了舉著親人的照片滿臉是淚的人們,,明知暫時的失蹤其實是永遠的失去,但他們寧愿死守在“尋人中心”門口,,好像只有站在這里才有希望,。
????在沒有結(jié)果的等待上附著的希望原本就是細若游絲,但也可以讓絕望和恐懼中的人們當成一棵樹,,靠著才不至于倒下,。走在這樣的人群里,讓你恨不得和誰抱頭痛哭,。
????但回了家打開電腦,,氣氛就完全不同了。那時候的朋友圈不過是如今已成古董的MSN聯(lián)系人中遠在中國的老友,,即使在這個表情呆板乏善可陳的界面上,,也不難感受到那里的人們正群情激越。朋友們吃著火鍋唱著歌,,為不可一世的美帝終于被教訓(xùn)了而普天同慶(真的是普天同慶,,多年后我在紐約的一艘戰(zhàn)艦上采訪一位剛剛加入美國海軍的中國移民,他有點不好意思的告訴我9/11發(fā)生時他在中國東北讀高中,,和同學(xué)們一起為此差不多一夜狂歡,。)
????那時候我剛來美國一年,還在此岸和彼岸的落差中糾結(jié)輾轉(zhuǎn)找不著北,。這種一遠一近一喜一悲的強烈對比給了我一種痛苦的警醒:視野沒有重合的兩個人不可能有同樣的感受,,所以遠距離的友誼勢必只能寡淡如水,遠距離的愛情勢必只能無疾而終,。
????現(xiàn)在想來這些完全從個人角度出發(fā)的感受實在讓人慚愧,,兒女情長的哀嘆和9/11這個歷史節(jié)點的重量太不匹配,在這樣的時候最起碼也得想想整個世界,,最起碼也得看到立足點的不同帶來的視野差異不只能讓原本親近的人變得疏遠,,更是這個不太平的世界上所有爭端的根源。
????但那個年頭很少有人能從兩幢樓馬上想到全世界,,人人都認為“恐怖襲擊”只是偶然事件,,沒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都與自己無關(guān),巴比倫塔倒塌后世界本就該滿是吵鬧紛爭,,歷史的節(jié)點轉(zhuǎn)瞬即逝,,生活總會回歸常態(tài)。現(xiàn)在看來那真是世界在失去童貞之前的懵懂時代,。
????從9/11到“查理”,,這十幾年里發(fā)生的事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那個時代一去不復(fù)返了。對于今天的人們,,回歸常態(tài)不再意味著高枕無憂,,而意味著在達摩克利斯劍下懸著心過日子,因為“恐襲”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
????這種認知難免讓人發(fā)瘋,,事實上,照9/11之前的標準,,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有些瘋了,。我們進機場得脫衣脫鞋,開玩笑時提到“炸彈”立馬惹來一身麻煩,,在網(wǎng)上買個壓力鍋晚上都能招來特警上門,;我們在家里備上成桶的礦泉水和壓縮餅干,看到地鐵上一個黑色塑料袋都能嚇出一身冷汗,,兩個德國藝術(shù)家趁黑在布魯侖大橋頂上插了面白旗差點弄得紐約警察局的反恐專員引咎辭職,;連我們以為是堅不可摧的自由平等寬容的理念在反恐這個頭等大事前也顯得不堪一擊。
????奇怪的是我們并不覺得自己瘋了,,因為這樣的一個世界接受起來似乎沒有想像的那么難,。
????這使恐襲的陰影像極了死亡本身:無論你是住在紐約巴黎還是倫敦甚至北京,無論你怎么小心防備,,在可預(yù)見的將來,,下一次襲擊總會發(fā)生,不可預(yù)見的只是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就好像我們再熱衷維生素和健身房也確知人必有一死,懸而未決的只是細節(jié),。
????人們之所以能泰然接受死亡這個令人沮喪的結(jié)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死亡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要是有一些長生不老的名額,,人們可能會在明槍暗箭有你沒我中亂成一鍋粥,,但既然大家都殊途同歸,不如先平心靜氣的好好活著,。這就好像恐襲把全世界都拉進陰影之中,,反而讓世界少了些爭斗多了些合聲。
????沒有什么議題可以像恐襲一樣讓整個世界同仇敵愾,,貧窮饑餓種族屠殺因為地域界限不過是冷暖自知,,非正義和壓迫和反抗因為意識形態(tài)的差別不過是主觀判讀,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實際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全球變暖涉及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成了大國間推諉的皮球,。只有恐襲的陰影可以讓全世界的機場統(tǒng)一禁止帶水過安檢,讓本拉登被擊斃后舉世歡騰,,讓昆明火車站喋血后美國也來譴責(zé)暴行,,讓巴黎的周刊遇襲后全球都高呼“我是查理”,讓發(fā)生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恐怖襲擊都能讓萬里之外的人不再隔岸觀火而是感同身受,。如果9/11發(fā)生在今天,,或許我也不會再有當初那樣的感慨,因為恐襲已經(jīng)讓站在不同立足點上的人們有了重合的視野,。
????黑暗里長出的死亡讓人懂得了生命和光,,就像仇恨里長出的恐襲讓人懂得了理解尊重和愛,有了這些這個世界才不至于在吵吵嚷嚷中分崩離析碎成微不足道的塵埃,。周日巴黎的反恐大游行中,,40多個國家的領(lǐng)袖手挽手站成人墻,這幅圖差不多是恐襲陰影下新世界的坐標,。當那些原本只會同時出現(xiàn)在針鋒相對的談判桌上的人們站在同一條船上,,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說恐襲令世界清醒了。(財富中文網(wǎng))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