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大惡者五
《財富》(中文版)-- 少正卯,,春秋時代魯國大夫。高誘注《淮南子》:“少正,,官,;卯,其名也,。魯之諂人,。”此人本無名,,但因孔子而有名,。史載孔子曾兩次殺人,第二次就是誅少正卯(《谷梁傳》對夾谷之會的記載,,是謂孔子第一次殺人),。經(jīng)歷過文革“批林批孔”的人都知道,少正卯當(dāng)時被視為法家革新人物,,誅卯事件是“孔老二”的重要罪狀,。1973年,,趙紀彬《孔子誅少正卯問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唐君毅先生閱后氣憤難當(dāng),,為了維護孔子及儒學(xué),,他先后寫了《孔子誅少正卯傳說之形成》、《孔子誅少正卯問題重辯》等文章,,對趙的觀點加以批駁,,并指出此說乃是法家的偽造。
????1974年1月4日,,《人民日報》刊載“唐曉文”的《孔子殺少正卯說明了什么》一文,,特意指出:“孔丘擔(dān)任了魯國管理司法、刑獄的司寇,,并代行宰相職務(wù),。”文章把孔子寫作“宰相儒”,,這是對周恩來的明顯影射,。
????孔子誅少正卯的事件最早出于《荀子·宥坐篇》:“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得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飾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止,,周公誅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乙,,子產(chǎn)誅鄧析,、史付,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詩曰:‘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也,。”
????孔子在這里所列舉的少正卯的惡有五項,,可稱之為“五惡”:一是內(nèi)心明白卻邪惡不正,;二是行為邪僻而又頑固;三是說話虛偽卻很動聽,;四是記錄丑惡的東西十分廣博,;五是順從錯誤而又加以修飾維護。這五種罪惡,,絕非盜竊可以相提并論,,堪稱以邪道竊取人心。它們在一個人身上只要有一種,,就不能免掉君子的殺戮,而少正卯卻同時擁有五種,。在這種情況下,,孔子誅殺少正卯,顯得十分正義,。
????《荀子》之后,,《尹文子》、《說苑》,、《孔子家語》,、《史記》等書對此事也有記載,其中除《史記》之外均有“五惡”之說,。然而作為信史的《史記》當(dāng)中,,除少正卯身為大夫而“亂政”,以致被孔子所誅外,,全無其他有關(guān)該人的具體言行記載,,亦未被其他同時期人物所提及,,故有關(guān)孔子誅殺的動機、少正卯的身分,,乃至于本事件的真實性,,都深受后世質(zhì)疑與討論。
????錢穆,、唐君毅,、徐復(fù)觀諸位先生都認為孔子誅少正卯一說的形成,是本于《管子·法禁》,,內(nèi)有“行辟而堅,,言詭而辯,術(shù)非而博,,順惡而澤者,,圣王之禁也”的句子?!翱鬃诱D卯”在后世多數(shù)定性為假托或作偽,,如崔東壁稱“應(yīng)是法家之徒所作”;梁任公謂“宜認為漢儒所雜錄,,非荀子之舊”,;唐君毅則認同崔氏之說,相信是“法家之徒”“托諸孔子”,。
????《荀子·王制》有“元惡不待教而誅”的說法,,即是認為,對于元兇首惡,,不需教育而可以馬上殺掉,;這與此事件所欲表達的概念不謀而合,荀子極可能假借孔子的“故事”述己之意,。荀子虛設(shè)孔子殺少正卯,,在思想史上有其意義?!盾髯印分杏小墩菲?,繼承孔子“正名以正政”的名學(xué)思想傳統(tǒng),十分強調(diào)名對于治理社會的作用,。在荀子看來,,“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其民莫敢托為奇辭以亂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謹于循令矣”,,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君王由此就可“率民而一焉”,。在荀子那里,,名乃治世的重要手段。
????正名的實質(zhì)是以一統(tǒng)萬,,即定一種思想于一尊地位,。這與先秦的百家爭鳴局面大相徑庭?!跺蹲返奈淖謱嶉_中國漫長的治思想罪,、文字罪的先河,后世那些痛恨以“惑眾”為罪名殺人的人,,往往對孔子誅少正卯而產(chǎn)生的對自由的壓制深惡痛絕,。柏楊就曾在《中國人史綱》中感嘆道:“居心陰險,處處迎合人的意思,。行為邪惡,,不肯接受勸告。說的全是謊話,,卻堅持說的全是實話,。記憶力很強,學(xué)問也很淵博,,但知道的全是丑陋的事情,。自己錯誤,卻把錯誤潤飾為一件好事,。這種煙霧蒙蒙的罪名,,說明凡是有權(quán)的人,都有福了,,他們可以隨時把這頂奇異的帽子扣到任何一個人頭上,,而仍能振振有詞?!?/p>
????胡適在《容忍與自由》中寫道:“孔穎達《正義》里舉了‘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的例子來解釋‘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xué)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故第二誅可以用來禁絕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自由,,也可以用來‘殺’許多發(fā)明‘奇技異器’的科學(xué)家。故第三誅可以用來摧殘思想的自由,,言論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span>(財富中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