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則止
????蒣卦五陽決一陰,與四陽逐二陰的大壯略相似,,都有剛壯過甚之虞,?!缎蜇詡鳌氛f:“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鑁,故受之以大壯,?!薄拌Q”,遁去,。鑁是陰長陽遜,,壯的意思是強盛。事物衰則必盛,,消則必長,,既鑁則必壯,所以鑁之后次之以大壯,。大壯卦下體為乾,,上體是震,以剛而動,?!兑住分嘘杽倿榇螅幦釣樾?,此卦四陽爻依次遞進,,過中了,,有大者壯之意。雷威震在天上,,也是大壯之象,。
????王引之如此解釋“受之以大壯”的意蘊:“壯者,止也,?!秱鳌吩唬骸Q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鑁,,故受之以大壯’者,物無終退之理,,故止之使不退也,。猶下文‘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jié)’,亦謂止之使不離散也,。曰‘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者,,物無終止之理,故進之也,?!獕褳橹拐撸峨s卦》曰:‘大壯則止,,鑁則退也,。’”
????鑁卦陰氣漸長,,為否之將至,;而大壯陽氣過盛,為泰之已過,。因此,,“鑁卦戒人察幾而鑁,大壯則戒人守弱知止”,。(陳鼓應(yīng),、趙建偉《周易注釋與研究》)同樣的意思,還有《老子》第五十五章:“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孔子也說:“君子有三戒……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焙枚肪褪呛贸褎倧?。
????歐陽修說“物既老而悲傷”、“物過盛而當(dāng)殺”,,(《秋聲賦》)及時知止方能壯而不傷,。對大壯卦的卦義的解釋之一就是嚴(yán)重的傷害(大戕)。虞翻解釋大壯即說:“壯,,傷也,。”高亨則認(rèn)為:壯就是戕,,解釋作“傷”,。其實,釋“止”釋“傷”均是對大壯卦的義理推衍,,并非“壯”字解釋為“止”與“傷”,。
????因為陽氣過于壯大,所以很容易與人產(chǎn)生沖突,、沖撞,,進而造成傷害。所以大壯各爻辭都在講“羝羊觸藩”這種進退維谷之境:“羝羊觸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璼厲,,羝羊觸藩,,羸其角?!薄坝脡选?,以壯逞強。剛強狠壯的羝羊,,總要用它的角去抵觸其所面臨的任何藩籬,,結(jié)果必以羸(纏繞,,困住)其角而告終,?!柏憛枴保紗杻措U,,謂如此干下去而無反顧,,必招危厲?!熬佑秘琛?,罔,勿,,弗,,用壯的反面,即不以壯陵人,?!吨芤讜ā芬┓吭疲骸皦岩灰玻∪擞弥?,君子有而不用”,,也即老子“知雄守雌”之意。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臚,。”守靜則吉,,不會后悔,。否則藩未破,角卻羸了,。氣勢過盛,,只有讓事情一團亂。但若能守靜,,則藩無須觸已經(jīng)決開,,自然不會有角羸之虞,所以利于行,。前面的險阻已經(jīng)排除,,氣勢也沒有被削弱,ó子的輪軸也經(jīng)過加強而非常堅固,能夠走很長遠的路,,因此可以大膽前進,。王弼注:“壯于大輿之臚,無有能說(意為脫)其臚者,,可以往也,。”所以《象》曰:“藩∕不羸,,尚往也,。”
????“六五,,喪羊于易,,無悔?!痹诳盏厣涎蜃呤Я?,比喻已經(jīng)不再氣盛。大壯卦中以“公羊”比喻“壯”,,因公羊秉性陽剛而愛“撞”,。因此,喪羊也就是“喪陽”,。大壯卦之所以為“大壯”,,是就下面四個陽爻而言,至六五,,則陽爻止,,所以說“喪羊”。易,,空地,。諸陽無所用其壯,故無悔,。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為了突破障礙而用羊角頂撞籬笆,,羊角卡住,,不能進(遂,前進)也不能退,處于這種困境的人,,什么也干不成,。然而,若能因此得到教訓(xùn),,學(xué)會審察局勢之后再前進,,則可以由艱轉(zhuǎn)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詳,,詳審,。若知艱難而退讓守柔,則可變而為泰,,此為“咎不長”之一意,;“易窮則變”,上六變?yōu)殛栘?,則可變?yōu)榇笥胸?,此“咎不長”之二義。陳夢雷云:“艱難自守,,久則變矣,,故雖有咎不長也?!保ā吨芤诇\述》)
????陽剛正當(dāng)盛而要求其止,,并非易事。要把握好止的程度,,最為重要的是解決好正的問題,。所以彖曰:“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大壯而能守中正,,才不至于過壯而老,,過壯而暴。若大壯而不正,,則兇必不免,,就像暴君與強梁的下場,。觀察大壯卦盛大而能持中正的道理,則天地萬物之規(guī)律就可以知曉了,。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敝怪耍源迫岬姆绞骄S持在泰和的境界,。這個“禮”指的是什么呢,?《文子·道德》對“禮”有這樣的界定:“何謂禮?曰:為上則恭嚴(yán),,為下則卑敬,,退讓守柔,為天下雌,,立于不敢,,設(shè)于不能,此之謂禮也,?!?/p>
????孔子喜歡禮,他是主張反身修己的,,他要求君子把最大的力量用在戰(zhàn)勝自己上,。而戰(zhàn)勝自己的最好辦法莫過于“非禮弗履”。這與《論語》中的“克己復(fù)禮為仁”是一致的,。(財富中文網(wǎng))